上大学网 > 教学研究 > 正文

未来小而美将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

时间:教学研究 上大学网

乡村小微学校是消亡,还是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公众化、个性化教学究竟存在哪些困难障碍?政府政策供给如何加强改善,教育有益探索如何促进?

日前,教育创造美好生活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乡村小微学校与多样化办学成为当日聚焦的议题。论坛当日,多位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及实践项目。

“乡村小微学校不会消亡”

“村小撤销后,很多学生六七岁就要到镇上住校,老师既要当老师、又要当家长,压力巨大;有些本已步入小康的家庭,为把孩子送到城里,因教返贫;还有很多县一级教育的钱以减少大班制为借口,投向乡镇甚至城镇,在乡镇城镇新建很多美轮美奂的中小学,比北京的学校都漂亮,这些钱拿出一部分投到乡村小微学校,效果会更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说,他走访贫困地区和乡村山区调研发现,乡村小微学校面临师资难留、校舍难建、音体美课难开、生源不断减少、可能被撤并等问题,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是乡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乡村小微学校向何处去?汤敏认为,乡村小微学校不会消亡,甚至可能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我观察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好学校,人数都不多。中国小学阶段的教育,未来也可能从大学校回到小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

要解决乡村小微学校面临的困境,汤敏说,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互联网,人们同样可以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直播或录播的形式送到缺少老师,特别是缺少专业课老师的学校。“在广西、河南,很多孩子通过互联网跟着上海、美国的老师学习。”

此外,为解决乡村小微学校师资薄弱的难题,汤敏认为,应支持开展乡村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通过网络直播,推动乡村小微学校获得最新教学方法,用全新方式进行教学。除了教老师如何上课外,培训还可以引入很多新课程,这些课程用卡通方式做成微课,直接提供给青年教师。

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汤敏认为,公共财政应优先保证乡村小微学校的教学需要,让那些超前的、动辄好几亿人民币的学校分一部分钱出来,同时为乡村小微学校设计基金和工程,保证其标准化投入,促进教育公平。“网络资源,甚至是平板电脑都要优先保证乡村小微学校的使用,要让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快速接入。”

创新型学校层出不穷

据了解,近年来,非营利、营利性民营办学机构层出不穷,多元化办学越来越成为新的现实,因此,除乡村小微学校外,民办教育机构、父母自办或资助的新理念学校也成为当日讨论的重点。

北大附中原校长、明悦学校顾问校长康健指出,集团办学、连锁办学导致千校一面,学制也沿袭日本,没有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做。未来,小而美将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学校应关注个体的个性化学习。明悦学校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希望教育能够回归生命、回归生活、回归生态。

日日新学堂则推崇“自然而然”的教育理念。学堂目前开设文字课、儿童文学课、戏剧课、音乐课、美术课等,此外还有定期游学,“更多时间就是玩,游戏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日日新学堂校长张冬青说。

教育家办学任重道远

论坛上,一土学校创办人李一诺说,受审批制而非备案制影响,教育领域缺乏社会参与,活力缺失。“其实在中国,真正想做创新的人平时感觉是很压抑的,因为任何事情都可能是违法乱纪的,也是有可能被关停掉的,各种各样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找你麻烦。”她坦言,如何制定好的规则,真正发挥社会作用,让活力激发,是一条仍需探索的道路。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则表示,听完一线行动者们的发言,他既感动又感慨又悲凉,“一是因为这么好的学校居然是非法的。二是在想,公办学校能不能这样做?好像很难,有些公办学校如十一学校也做得很好,但是这种学校不是常态。”

他强调,教育家是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力量,国家将“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就应容忍教育家的个性,鼓励教育家办学,无论多么高级的宏观政策都不能取代一线教育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实践。

他还指出,近几年公办学校校长纷纷离职,从顶尖级学校流向私立学校,主要原因还是体制原因,公办学校有很多文本化检查,年度考核和接待,办学缺乏自主权。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也表示,现行教育体制极易导向应试教育,想放弃工具化教育理念,就应推崇和推广兴趣化教育理念,因此,不同办学主体的出现和发展非常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教育体系建立得更丰富、更全面,才能充分激发教育活力。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