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历史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首词蕴含了浓厚的审美意境,是苏轼儒道理念在诗词中的表现。在这首词中,苏轼将因怀才不遇、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愤恨之气通过中秋之月表达出来,并且构造了情景相融、虚实相生的美感。本文从主题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了《水调歌头》这首词的审美意境,对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深入地分析,全面地理解该词的所要抒发
的感情。
关键词:苏轼;《水调歌头》;审美意境
一、写作背景
苏轼在密州任职知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名篇诗句,其中最为后代欣赏切最具感染力的主要有两首,即《江城子》和《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这首词被认为是中秋抒怀的佳品,其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首词在景色描写方面的出彩,而是因为这首词中蕴藏着浓厚的审美意境。审美是创作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感受能力,包含的内容涉及创作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感情、想象及理解等。这首词将苏轼所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月亮身上,其要表达的感情荡气回肠,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美学思想对这首词中蕴含的美学意境挖掘出来。
这首词的开端用一小段序介绍了该词的创作背景。当时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齐州任职,二人已有七年时间未见。序文的大概意思是: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晚上,我在密州和当地的官员们庆祝中秋,整晚喝酒直至天亮,这一晚上我几次喝醉,醉后诗兴大发于是做了这首词,并用这首词来想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创作这首词时虽在密州做官,但是实质上是处于被贬的状态,尽管有心报国,但是却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对当代朝廷的希望也是逐渐消失。遵循儒家思想的古代人文在抒发情感方面一般都坚持孔子怨而不怒的原则,即在表达感情时不是直接将情感内容说出来,而是将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某物身上。所以,苏轼的这首词从表面上看表达了强烈的感情,然而又不容易让人具体的说出其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出苏轼具有双重心态,一方面既想做官报国、关心政局,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远离朝廷,回避争端。因此,苏轼在其作品中经常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中,将自身对自然环境、社会、人的感情交织在一起,运用某种想象的景象来抒发自身的情感,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二、主题审美意境分析
(一)主题的意境美
苏轼撰写的词同时具有婉?隽秀和豪放恢弘的特点,其中大多数词都属于豪放派,《水调歌头》这首词就是典型的豪放派作品。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表达方式,开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将阅读者引入一个月朗风清、美丽宽阔的意境,让读者感到思维开阔,内心之门也随之打开,伴随着苏轼“乘风归去”的思维,读者进入了“天上宫阙”,看见了“琼楼玉宇”,此时读者在苏轼构造的美丽情境中畅游,读者和苏轼的心也交织在一起。这种想象是如此的大胆,这种情境是如此的美丽,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一绝。苏轼在词中饮酒问天,实质上是对当朝政局的担心,蕴藏了苏轼的政治情怀,提现了苏轼的理想和追求,最后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赠送给所有赏月的人,明月千里的关键就在于有情,若“无”情把炎黄子孙连接在一起,在外游历的人们如何能心念国家,而这种连接民族血脉的“情”也是历朝历代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
(二)主题的和谐美
运用明月来表达情感,寄托理想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和谐的事情,于丹在百家讲坛中论述的天地之人道的核心就是和谐,要善于吸收天地之间的精华来滋润自身的浩然之气,要坚持“君子坦荡荡”。尽管苏轼之前也在矛盾中摸索,但是,他最后还是战胜了自我,实现了人物合体、天人合体的意境,提现了和谐之美,这种美表现在三个层面:苏轼和环境的和洽、苏轼和弟弟之间的和洽、苏轼本人和当时社会的和洽。从根本来说人所面对的最主要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能够战胜自身就可以实现人和环境、他人及社会的和谐相处。
三、内容意境美
苏轼在整首词中将情感寄托于月亮这一实物,这也是《水调歌头》这首词所具有的浓厚的审美意境的核心所在。从表面看,苏轼通过展现明月当空的情境来抒发对弟弟的想念之情,但是,这首词所蕴含的情感并非仅仅局限于亲情。中秋佳节,苏轼孤身一人被贬在外,想念家人、渴望团聚的心情是十分自然的。尽管家人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在同一天可以看到同一月亮,中秋之月也就成为家人团圆的象征。除了对家人的想念,苏轼的这首词还有更深层次的审美意境。《水调歌头》这首词在开篇就没有把时间和地点锁定,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达了月亮年年相似,然而每年的人却是不同的追问。天上的宫阙永远保持一样,不知道天上宫阙今年是什么年。我们人类的时间在月亮的圆缺转换中不断流失,还要承受亲人分离、死亡的痛苦。假若我们人类也能登上天上宫阙那就不用承担这些分离想念之痛了。从这一层面上看,苏轼想这首词表达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思念之情,而是对人生价值和终极意义的关怀。世间的人类都既不愿意面对分别、想念之痛,但是这些经历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那假若人类能够飞上月亮那就好了,但是结果真的是这样吗。作者笔锋一转,“高处不胜寒”将作者带回现实,这里的高处并非是指月亮之上的广寒宫,而是指苏轼所处的现实生活的高处。之后,苏轼提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世间没有无任何缘由的爱恨,因此,苏轼认为月亮的圆缺变换是自然界发展规律,不是人类能够左右的,我们不应该对月亮产生怨恨,而且作者因为月亮的圆缺变换就去怨恨月亮也是不合理的。为此,作者随后提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不可能永远保持完整状态,这是自古都无法改变的。苏轼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很多,但大多数都是政治上的不得意。由此可知,苏轼之前在词中表达的郁勃之气全部是由于苏轼在政治上的不得意而引发的抑郁惆怅之情。月亮的阴晴圆缺本来就不是人类能够掌控的事情,不怨恨月亮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人类自身呢?我们会经历悲伤、欢乐、离别、相聚,那这该怎么办呢?我们应不应该对这些事情产生怨恨之情?我们应不应该产生愤恨不平之情?苏轼的弟弟未能在自己身旁,家人的分别固然是让人不开心的事情,然而也不至于去怨恨月亮。苏轼所要表达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最主要的就是他在做官之后无法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自身的才能无法得到完全地发挥,人生价值和意义无法得到实现,至此才在心中产生不满。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君主的不重用引起的。因此,苏轼期盼君主能够励精图治,任用向苏轼这样具有真才实能而且渴望做出一番事业的人才。在词末处,苏轼表现了对未来的满心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虽然苏轼在很多的诗词中都表现出归隐的意愿,然而,在现实中苏轼并未真正地归隐,他仅仅是在佛道思想中寻找心灵上的安慰,不管是否身处困境他都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因此,中年的苏轼对于君主还是充满期盼的,就像他坚信自己能和弟弟团圆一样,他也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得到朝廷的重用。现实也是如此,尽管苏轼遭遇三次贬谪,但是每次都会被重新重用。这让苏轼相信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些坎坷,只是希望能够活的长久一些,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赵振华.《水调歌头》译本的翻译美学探析[J].语文建设,2016(30):47-48.
[2]陈黎明.苏轼《水调歌头》的审美意蕴[J].美与时代(下),2015(08):85-86.
[3]徐张杰.艺术透视《水调歌头》中月的意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5):102-103.
[4]杨玲.苏轼《水调歌头》歌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5]王水侠.苏轼《水调歌头》主题美探微[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05):62.
[6]张开瑰.中秋有绝唱 明月寄深情??苏轼《水调歌头》赏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07):75-77.
[7]谢文新.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的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