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数民族古籍修复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古籍文献收藏保护单位以及民族工作部门,从事中国民族文献学、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古籍文献修复、整理、保护等工作。
二、少数民族古籍修复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古籍修复,其实就是古迹修复的一个细分方向。
严格来说,古籍修复或者说更大范围的古迹修缮,需要将它们恢复到所在时期的样子和状态,这意味着,需要用当时的材料和技艺去一点一点的完善。
作为一门专业,它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专业,需要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与工艺的综合学科的结合,往细了说,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必须要经过史论工艺材料等多方面的理论储备后,再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
关于就业问题,在康石石看来古籍修复专业还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原因很简单:国家有需求,但是人才缺位很严重。
五千年的文化遗留下来的“不动产”可以说领先全世界,光西安修建地铁10几年一直没完工就是因为挖一下就有文物可以看出,地大物博不是白说的,所以说我们有大量的古籍与古迹需要保护和修复,但是中国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历史很短,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于1995年才成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晚了西方国家28年,而文物修护方面,国家于04-07年开设了文物鉴定与修复的专科试点专业,但是由于博物馆体制改革跟进不足,无法完全吸收这些人才,07年后又取消了该课程。
就业方向的话相对比较固定,但是都是一些相对稳定和待遇较好的单位,包括博物馆、如国家档案馆、艺术馆、图书馆等等,都需要长期的精心维护。
在就业方面,古迹修复专业在科学领域是最为复杂,但是薪资却不低,涉及范围较广,从建筑的修复到环境、生态、材料等环节的维护和改善,甚至新型材料研发都是古迹修复专业可以进入的领域。
同时,博物馆文物的修缮和保护也是急需专业人才的加强,以及如国家档案馆、艺术馆、图书馆等等,都需要长期的精心维护。在近几年,中国的修复师们在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修复手艺同时,也在不断的向西方学习,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并运用一些高科技技术,提高完善文物修复保护的手段。
三、少数民族古籍修复专业简介
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是一门专科类专业。
主干课程
1.核心课程
文献学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版本目录学、校勘学、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字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古典名著、中国少数民族文献与信息技术研究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文献学、版本目录学的实训。
在民族古籍文献保护单位进行实习。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中国民族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理论知识,具备研读大量的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汉文古籍少数民族史志文献、口传古籍和铭文碑刻的能力,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文献学理论基础,较好地掌握少数民族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修复整理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独立从事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汉文古籍少数民族史志文献的修复整理、保护与研究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