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专题研讨材料10篇
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心得体会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前,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践行宗旨教育活动中,学习不走形式、创先争优立说立行。其主要目的是摒弃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纠正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行为,树立一个科学发展的理念,寻求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的事业,强力推动各项工作,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然而,当我们通过学习、分析和整改,明确了一系列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可行性强的科学发展工作思路时,这就需要在落实上下功夫方能见成效,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尤其在乡村两级,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落实不好,执行不力,就是上级政令不能出门的表现,当前乡村干部的执行力弱化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乡村干部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干部的执行力弱化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原因所致,本人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退化,原始动力不足。共产党员或党的干部理应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具体到工作中,就应当尽职尽责地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应当说,在我们的工作中,绝大部分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同志理想信念退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党章所赋予的职责有明显差距,认为理想信念是空话大话,离自己太远,进而原始动力不足。就一个群众会或党员会来讲,历史上曾经有号角一响,正在吃饭的都会丢下手中的碗筷赶来参会的良好局面,而如今要真正召开一次群众会、党员会,要三番五次通知,一些会议还要发什么所谓的误工补贴才能参加的现象,就开会来讲,基层干部中也有应付差事、为了完成任务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宣传教育的缺失、党群干群关系的疏淡等等所致。
2、人手十分紧缺,工作任务繁重。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人员只能减少、不能增加。从全国的形势看,乡镇干部人浮于事,机构膨胀、人员众多,一些地方群众负担较重,基层财政供给矛盾比较突出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就落后地区来讲,乡镇干部的编制缩水,人手紧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编制安排时,本身就执行得很彻底,即便按编制配备都会使乡镇的工作人与事的比例失衡。更为严重的是,本来较少的编制都无法满编,加上近年的“准出不准进”的政策,往年进来的一些年轻优秀干部纷纷向外考调,老同志逐步退休,即便暂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也不能在承担过重的工作任务而“退居二线”,使乡镇人员极少的问题雪上加霜。人员在不断减少,扣除财政、计生、办公室、民政合医、安全等专职后勤工作人员后,每村达不到一名包村干部,一个干部包两个村甚至三个村的都有,而工作量在逐渐增加、要求更加细致。比如当前需要乡村干部做的工作至少有: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财政税收、教育卫生、农业农村、维护稳定、数据统计及一系列民生事业,如此林林总总。而每块工作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非常多的内容、非常细致的环节,使乡村干部处于一种忙碌和紧张的状态中,显得非常力不从心,加上工作条件艰苦,整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整天都有走不完的路。于是对量化考核到工资或直接影响到年度考核的工作拼命的去干,当然有的拼命去干了也没有完成任务,而对于无法量化和工资考核不便挂钩的工作,由于顾及不过来则是应付了之,长此以来,干部的执行力就弱化,直接影响到一些工作的完成或较好地完成。
3、报酬待遇较低,酬劳不成比例。当前乡村干部的报酬与其工作量完全不成比例。就乡干部这一块,归并津补贴后,即便有财力的也不允许发放奖金福利,因此,工作的考核只能用工资来“出气”,考核模式上几近于有惩无奖,奖惩天平失衡。正如某论坛上在乡镇工作的网友所发的顺口溜贴子:“写封家书给家属,本月工资已全无,一半交给妇检户,一半交给大手术”(妇检户即妇检的考核,大手术即计生“四术”的考核)。道出了乡村干部的心声和苦衷。就村干部这一块,每月1200元的报酬,每天不到50元,大量的工作需要他们去完成或参与完成,以致他们没有信心、没有动力。
4、干部体制局限,政治前途渺茫。在乡村看来,现在的干部体制有一定的局限,以致存在三方面的倾向:一是在考察干部时一再明确要求防止“以票取人”的怪圈无法跳出,以致一些干部尤其是个别班子成员工作原则性不强,宁做好人、不做坏人,“多栽花少栽刺”,否则,得罪的人多了,会在考察时丢票,影响执行力;二是受职数、视野、结构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埋头苦干、一丝不苟、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一些干部,没有得到提拔重用,导致信心丧失,影响执行力;三是长期以来干部在同一岗位上原地踏步,以致干部缺乏活力、缺乏新鲜感、死水一潭,影响执行力。三种倾向的存在,导致一些干部认为政治前途渺茫,抱着“过得去就行”的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而影响和贻误了我们的工作和事业。
5、管理机制欠佳,文件白条不少。鳞次栉比的“一票否决”使乡村干部如履薄冰、心惊胆战。琳琅满目的优先优惠政策又使乡村干部重见曙光、再振旗鼓。然而,最致命的是两种政策都没有兑现或没有完全兑现。干得不好的,“一票否决”没兑现几个,干得出色的,优先优惠政策没兑现几个。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不少的文件白条。于是这些无论是惩戒性还是奖励性的文件,都会让基层干部误认为是政治需要的产物,不仅不关注,甚至持无所谓的态度,进而影响了干部的执行力。
以上问题的存在,也许是局部的不能代表全局,是个体的不能代表全体,但“存在即是合理的”。它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有机制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正确面对,对症下药,因病施治,切实加以解决。
二、解决乡村干部执行力弱化的对策建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干部的执行力弱化,除了有上述复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形成的历史过程。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外,也绝不会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通过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切实转变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项工作之首,作为硬任务来落实。当然,教育活动必须载体合理、方法得当、触动神经,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最终确保取得实效。
2、配齐配强乡村干部,为现在的干部减负。要解决干部的不堪负重的问题,确保人与事的比例相称,必须配齐配强乡村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因为村干部选拔的主动权在乡镇、在村民,不选强人能人是无法保证村级各项工作运转的。而乡镇干部的配备乡镇无权,上级党委应当本着编制不增、人员配齐的原则,通过招考、选调等有效形式,补齐编制内的缺编干部,同时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确保乡镇有人干事、事有人干。
3、适当增加干部报酬,确保干部酬劳相当。在工作考核过程中,奖惩天平要平衡。财力条件允许的地方,要使干部在有惩的同时也有奖,干得好的奖,干得差的惩,进行合理考核,改善干部待遇。尤其是对于村干部这一块,一是现在的村干部任务重、待遇低,急需提高其报酬;二是对于正常离任的村干部的保障机制应当积极兑现,加大村干部的退出成本。
4、健全合理的干部体制,让绝大部分干部觉得“有奔头”。在提拔、调整、使用、奖励干部过程中,应多深入群众了解,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让优秀的干部有盼头,一般的干部奔头,弱干部向强干部看齐,使基层干部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共创和谐。
5、令行禁止,不留盲区。在各项工作中,出台惩戒性或奖励性的规范文件,应当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作水平,结合自身实际,对其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出台,出台的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出台的文件执行不了,变成白条,势必在干部心目中形成无所谓的现象,从而导致政令不出门。令不行,禁不止,自然会影响到干部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