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两学一做 > 正文

学习燕振昌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时间:两学一做 上大学网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燕振昌同志“时代楷模”的称号,在授予决定中这样写道:“燕振昌同志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把为村民服务当成座右铭,44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脱贫致富,把昔日的贫困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是党的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燕振昌同志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从未离开。为深入学习宣传燕振昌同志先进事迹,1月27日,许昌市多家媒体记者一同前往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缅怀水磨河村支部书记燕振昌同志,在燕振昌事迹展馆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燕振昌同志的感人事迹,瞻仰他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一心为民农村也能干出大名堂

在燕振昌事迹展览馆内,看着燕振昌的一张张照片、生活笔记、生产工具等纪实资料,听讲解员讲述,从1970年起,燕振昌先后担任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其间3次放弃当机关干部的机会,扎根基层,一干就是44年,带领群众谋划新农村,打造幸福湖,建起商业街,新建教学楼,硬是把一个昔日的贫瘠村建成全市闻名的明星村。在任的44年,燕振昌对自己对班子要求非常严格,最令人称道和感叹的是他制定的规矩:“五个不沾边”和“四个不干”。“五个不沾边”是: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四个不干”是: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了水磨河村建设发展上,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家乡人民,终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于12月12日病逝在办公桌前。

与时俱进的思想深谋远虑为村谋出路

听水磨河村原来的老村长张汉卿讲,燕振昌自幼家贫,父母早亡,既要养儿育女,又要拉扯年幼的兄弟,生活极为困窘。然而也正是这些经历,使燕振昌在当上水磨河村支部书记后,更加贴近民心,一心一意为民着想,一刻也没闲着,先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主抓农业生产,带领村民劳动致富,一步步改变村民生活质量,随后与时俱进的他又鼓动村民跟上大形势,开始“从商从工”,大办企业厂子。目前,水磨河村经济发展迅猛,以汽车、农机、矿山机械铸件为主的企业达50多家,商户300多家,全村总产值突破4亿元。

张汉卿还提到,燕振昌有着相当敏锐的长远打算,当村子的发展有了起色之后,燕振昌开始了十年的老村改造计划:划宅基、盖排房,住房统一坐北朝南,每排10间,排排间留一小巷,宽1丈;修建排水渠道1万米,村民住宅的排水得到了彻底解决;架高低压线路1万米;完成了全村大街小巷、环村路,村村通的硬化任务等等,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让村民告别破旧拥挤的老房子,建成了横成排、竖成行的新农村。

重视教育好风气带动村子发展

燕振昌常说“要把假官变成真官”。听张汉卿介绍,原来的水磨河村是个没人读书、不重教育的小村落,村民们整日乐呵得看戏听戏,而戏里演的那些大官都是假的。自从燕振昌任职支部书记后,势必要把这一风气扭转,改变村风,让“假官”从戏里跳出来,变成“真官”,在村里干真事干实事。燕振昌是个有文化的人,他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没有好的人才没有好的思想,怎会带动村里发展?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的小学、中学经历了8次建校,最大的一次是1982年,建成了长葛市第一个农村百米长廊的水磨河学校教学大楼;第二次是2003年扩坡胡镇建二中,建成了4层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餐厅等,2004年又扩建中学,把宿舍楼升层、餐厅扩大。如今村里的学校吸引了外村众多学生前来上学,升学率也很高。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从1985年开始的30年间,村里每年8月28日都举行学生欢送会,给新考上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高中生们披绸戴花,发奖品、送路费。同时,每年还会评选出“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等,带动了整个村子的良好风气,水磨河村的发展劲头迅猛。

坚定为民之事再难也不会放弃

2008年12月31日,幸福湖湖水骤然干涸,给水磨河及周边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村民纷纷找到燕振昌诉说此事,同时很多村庄的村民暗中串联,一场大规模的上访一触即发。而当时已年近70的燕振昌及时阻止了这次上访,并向村民们保证,无论多难,都得给子孙后代留一方清水。随后,燕振昌多方考证,发现幸福湖湖水干涸源于附近煤矿透水事故。同时开始向各级领导写信,在各有关部门奔走,汇报幸福湖的不幸遭遇。2013年终于建成矿井排水引入幸福湖的水利工程,同时配套建设2.56万亩田间灌溉工程,干涸了6年的幸福湖重新碧波荡漾。

他只是村里普通的一员用心爱护水磨河村

“燕书记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摆官架子”村民张海林讲,“记得村里修建水利工程时,需要大量人力劳动,燕书记不怕苦不怕累,经常会撸起袖子和工人一同用架子车来来回回运送沙子。他是把自己当成了村子里最普通的一份子”。水磨河村民对燕书记的爱是深深铭记在心底的,他们都在感慨“没有燕书记就没有如今的好日子”。

44年的村支书工作中,燕振昌留下了94本日记,记录着他每一天的工作安排,记录着一个贫瘠村庄的凤凰涅?,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呕心沥血。燕振昌说:“百姓再小的事都不能忘,记在笔头下,更要刻在心头上。”他就是如此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燕振昌走的那天:依照他生前在村里立下的规矩,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喝,办白事儿更不能请人“吹响器”。燕振昌用自己的一生,为水磨河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先进事迹,更加凝聚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二:

燕振昌,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人,1942年5月出生,1965年10月入党,历任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12月12日,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农村基层干部标兵、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

12月12日凌晨,燕振昌累倒在他的办公桌前,再也没有醒来,这一年他73岁。送他走那天,依照他生前在村里立下的规矩,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喝,办白事儿更不能请人“吹响儿”。但是,在遗体告别仪式上,经中共许昌市委组织部批准,燕振昌身上覆盖着党旗。

送别燕振昌的路上。街边站满了自发为他送行的村民,大家一路跟随着,那些和他相熟几十年的老人更是泣不成声。

在农村也能干出个名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磨河村是长葛、禹州交界处有名的大村和穷村,1970年燕振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常常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合计办集体企业,给大队多产东西,多攒点钱。1973年后,燕振昌领着社员办起了农机配件厂、面粉厂、冰糕厂、机瓦厂,这几个厂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水磨河大队的重要经济来源。随后,又建起了白灰窑、砖瓦窑,成立了建筑队和石工队。到1981年,水磨河村已拥有预制板厂、机械厂、车队、木工厂、供销社等十几家集体企业,每年给村里交利润30多万元。

同样是1981年,水磨河村开始实行以农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意味着,经济搞活的苗头在这个豫中乡村点燃了。人们开始想着法儿地赚钱,要摆脱穷日子。

1986年,燕振昌得知,上面开始有了“股份制企业”的提法,这使他嗅到了经济改革的信号。他赶紧再打听,但只是听说在沿海地区有创建成功的先例,省内没有听说过,可燕振昌还是带领村“两委”把水磨河村的造纸厂建起来了,不仅是长葛第一家,也是全省第一批股份制企业。

渐渐地,大家的思想活跃起来,跃跃欲试的人干起来了。随后几年里,村里吸收股金800多万元,办起了铸钢厂、淀粉厂、瓷厂等股份制企业,冒出了机械、加工、商店、运输、饭店、砖瓦窑、白灰窑等私营企业50多家。目前,水磨河村经济发展迅猛,以汽车、农机、矿山机械铸件为主的企业达50多家,商户300多家,全村总产值突破4亿元。

村里的事坚持“四个不干”

在村“两委”改善民生和服务村民方面,燕振昌想尽办法,先后完成了多项建设任务:用10年时间完成了老村改造,修建排水渠道1万米,全村村民住宅的排水得到了彻底解决;完成了全村大街小巷、环村路的硬化任务,全长共计20公里;建成文化广场、生态园、暖泉河3处村民休闲娱乐场所,还改建了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村卫生所,修建了南门、西门、东门过街牌坊,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架高低压线路1万米,安装路灯200多盏,基本解决了村民的用电问题;打井26眼,埋地下管道3000米,修田间硬渠1万米……

在为村里办实事的过程中,燕振昌始终坚持“四个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当年,燕振昌想对水磨河村进行排房规划,可是,钱从哪儿来难住了他,但排房规划建设的目标却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接着,燕振昌在村里召开党员大会、社员大会征求意见。燕振昌在工作日记中记录了征求意见的结果??根据多数群众的要求和我们了解的实际情况,大家同意建设新村。如果不建设新村会出现:1.媳妇娶不到家,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积极性。2.为宅基地闹纠纷,闹矛盾……

1976年,经大队全体社员表决同意,水磨河村确定了排房建设规划。特别是1998年以来,从该村商业街东西、南北大街的临街住房开始,全村1000多户人家的房子,陆续都翻盖了功能设施齐全的新房。

“现在的房子比以前真是强上一百倍,冬天暖气、夏天空调。不是燕书记,我们可建不成这样。”80岁的村民张中斗说。他家20世纪60年代住着四五间土坯草房,1983年盖了6间瓦房,2007年又盖起了两层小楼。

他办了村里最大最难办的事

2008年12月31日,水磨河村村民发现,全村浇灌农田的幸福湖的水莫名其妙的没了,仿佛是一夜蒸发。幸福湖的水“蒸发”,导致附近3个乡镇、23个村、近4万口人的吃水和灌溉出现严重困难,4000多亩庄稼地绝收。

水究竟去哪儿了?2009年,燕振昌在多方考证后发现,水磨河这边的水凭空消失,西边的平禹煤矿(原新峰龙屯煤矿)却在用4个大水泵24小时不断往外抽水。他推断,应该是煤矿透水事故导致幸福湖的水及地下水全部流向煤矿所在地。

为从根本上解决水源问题,已年近七十的燕振昌开始不断向上级打报告,汇报幸福湖的遭遇。他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2013年10月,长葛市西部引水灌溉工程正式得到批复??该项目通过引平禹一矿矿井排水入长葛,注入幸福湖,解决坡胡镇、后河镇、石固镇灌溉水源问题,同时配套建设2.56万亩田间灌溉工程。燕振昌常说:“这是咱这里的‘小南水北调’啊!”

“村里最大最难办的事他给办了。”村民张海林说。

督促村务公开,创造性地实行“腊八算账”

在历任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的44年里,燕振昌作风民主,从不搞“一言堂”,每有大的决策,他总是和班子成员充分沟通。

为了督促村务公开,燕振昌创造性地实行了“腊八算账”,即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前,村里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况,表决通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

水磨河村在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中,采取村民小组组长结合本组的事务,在征求小组内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向村“两委”提出方案;党委书记召集村“两委”班子对小组提出的方案进行商议,商议表决通过后回复村民小组运行;村小组组长召集小组村民代表召开会议,进行决议,最后把决议情况上报村“两委”的办法,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延伸到村民小组。

12月12日凌晨,燕振昌因操劳过度导致突发心梗,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燕振昌有做工作笔记的习惯,44年从未间断过。在他的桌子上,日记本依然摊开着,一如既往地记录着前一天的工作和当天的安排。遗憾的是,写到第四条时却留下了一个空白。这位在基层党组织岗位上干了44年的老党员,留下了93本工作日记,兑现了他年轻时许下的诺言:“留在农村,照样能干出个名堂。”

篇三:

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燕振昌深夜溘然长逝,陪伴他的是昏黄的台灯和一本还没有写完的工作日记。在他身后的书柜里,另外93本工作日记整齐排列,记录着燕振昌44年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

44年前,高中毕业的燕振昌接任水磨河村村支书,40多年间他几次放弃进城为国家干部的机会,留在了水磨河,坚定地相信“农村也能干出大名堂”。在燕振昌的带领下,昔日贫困的水磨河村蜕变成长葛市第一个亿元村,燕振昌用实际工作诠释着基层干部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致富三级跳,让村民过上安生日子

“水磨河,水磨河,磨来磨去灾祸多,十年种地九年荒,男女老幼掉苦窝。”

老人们回忆,以前的水磨河村穷得揭不开锅,人均耕地不到7分田。1971年,刚刚接任村支书的燕振昌在日子里记下了自己的愿望:一定要让村民过上有房住、走好路、能读书、有玩处的安生日子。

“他脑袋活泛儿想法多,想过修路,想过建房,可哪样没钱能行?一穷二白再灵光的脑瓜子也犯难。”时任水磨河村村主任张汉卿说。被贫穷逼到死角的燕振昌下定决心:“办集体企业,给大队多产点东西、多积点钱。”

办厂离不开人才,为了聚集人才燕振昌把大队里所有“有本事、有手艺”的能工巧匠集中起来,张罗起了农机配件厂。又陆续建起了面粉厂、冰糕厂、机瓦厂……到1981年,村里十几家集体企业每年给村里上缴利润超过30万元。

在村民们还没从温饱无忧的幸福中缓过劲儿来,燕振昌又开始琢磨起了“股份制企业”。在燕振昌的带领下,水磨河村以土地、厂房入股,吸引村民社会入资,办起了村造纸厂,成为河南省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几年间,水磨河村吸收股金800多万元,办起了50多家企业,成为长葛市第一个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的村子。

现在的水磨河,投资百万元以上企业超过50家,水磨河村年产值超过4亿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吃住水磨河,好像在长葛。出门能挣钱,一月两三千。”40年后水磨河又有了新民谣,80多岁的村民张中斗感慨:“没有燕振昌哪有这安生的好日子。”

94本日记,百姓事用笔头刻在心上

12月12日凌晨,突发心梗的燕振昌倒在了办公桌上,桌面上摊开的工作日记写到第四条便永远地停止。44年的村支书工作中,燕振昌每天都会记录下前一天的工作和当天的安排,留下了94本工作日记。“百姓再小的事都不能忘,记在笔头下,更要刻在心头上。”燕振昌说。

水磨河村从来不缺水,村西的幸福湖浇灌着水磨河村90%的农田,但2008年底幸福湖却骤然干涸,湖水骤然干涸,近4万人的吃水和灌溉出了大问题,以前一扁担就能提出一桶水,现在打到300米也见不到水影,4000多亩庄稼连续4年颗粒无收。燕振昌焦虑地在日记中写道:“村民发现,幸福湖突然干了……”

燕振昌多方考证,发现幸福湖水干涸源于附近煤矿透水事故。虽然愁眉拧成了个疙瘩,但燕振昌向村民承诺:“无论多难,我保证给子孙后代留一方清水。”经过几个月协调,2013年终于建成矿井排水引入幸福湖的水利工程,并配套建设了2.56万亩的田间灌溉工程,干涸了6年的幸福湖重新碧波荡漾。

每天清晨村两委班子会前,燕振昌都会绕着村子转一圈,“燕书记常说,村民找到村里都是作难的事,村干部一定要记在心头,千难万难不能让群众为难。”水磨河村委干部韩慧君说。

“五不沾边”,不占便宜净吃亏

水磨河村有党员170名,每次开党员会在家的党员全部都会参会,甚至连90多岁的老党员赵春生,也会让家人用轮椅推来开会。“燕书记以身作则给党员干部带了个好头,全村没有一个人不支持他工作的。”村委委员燕松军说。

燕振昌年轻时就是杆“老烟枪”,可在30年前他突然把烟给戒了。原来在建设新村时,不少村民为先建自家房给燕振昌送烟,为了秉公办事又不伤害村民间感情,燕振昌开始戒烟。日记中燕振昌写道:“就这一根烟,不仅坏了规矩,也给村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负担,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在任的44年,燕振昌给自己定下“五个不沾边”规矩: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燕振昌妻子张改真说。上世纪90年代,张改真的一个亲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找到燕振昌想“通融通融”,但却被第一批处罚。和燕振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也越来越理解丈夫:“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吃亏的是自己人,骂他的是自家亲戚,总比百姓背后戳你脊梁强。”

燕振昌下葬的那天,村里2000多人自发为他送行,按照他定下的规矩,葬礼没有请“响器班儿”,但哭声却响彻全村。“我以前总抱怨他一辈子窝在农村没出息,可看到那么多村民送他最后一程,才明白他说要干的大名堂是个啥。老百姓从心底里念你一句好,这比啥都强。”张改真说。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