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西安电视问政节目观后感

时间:观后感大全 上大学网

2016西安电视问政节目观后感(1)

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电视问政”,成为西安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4月8日晚,西安市首档电视问政节目“问政时刻??工作作风转变进行时”首次开播,面对现场观众的直言发问、暗访短片的触目惊心,以及特邀观察员的犀利点评,被问政单位??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4次现场致歉、11次公开承诺。

随着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实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行政步伐加快,百姓参与监督,“问政”成为了官员直面百姓“犀利问题”的重要环节。“电视问政”代表着通过电视问政的方式,把政府工作的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这种新型问政不仅直指“痛处”让官员直冒冷汗,而且反映了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这样的官民互动电视节目在火热之余,到底能给政府工作带来怎样的改进和责任落实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种问政方式无一不反映了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既然改进方向已经确定,关键要靠落实责任,在落实改进的过程中,干部是决定因素。近来出境应考的官员越来越多了,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在网络问政中不能体现的,面对群众提出的尖锐问题,也必须要一一应答,这就更加的具有真实性,得到了舆论的一致好评。当然,不光是回答了人民群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求各种方法,妥善解决各项问题,在问责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社会,一个人性化的时代,各级政府官员,应该在这样一种充满爱的氛围里,与群众多交流,时时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利益福祉放在心上。“电视问政”不仅是官员和群众沟通的桥梁,而且是落实问责制度的重要依据。官员对于群众提出的各项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建立健全相关行政监督,“问政重在问责”,才能真正显示问政的威力,达到普通百姓的真正期盼。

2016西安电视问政节目观后感(2)

十多年住在有裂缝的危房里,向房管部门反映多次也没解决。在日前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首场电视问政现场,市民郭建都将一封反映问题的信和一副听诊器交给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夏俊山,“希望局长多听一听老百姓的心声”。夏俊山收下“礼物”并鞠躬致歉,表示不只是要多听,还会抓好落实,多解决老百姓的急难问题。

应当说,不少地方电视问政中的辛辣提问和“特殊礼物”,让基层干部红脸出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就现实来看,通过送听诊器等方式来激发干部主动作为的热情,能持续多久、起到多大效用,仍值得观察。

毋庸讳言,在基层个别干部“眼不明耳不聪”现象并不鲜见。一边是亟待解决问题、着急上火的群众,一边是事不关己、无动于衷的冷漠干部,强烈的对比令人愤慨。这些问题也许并不大,比如小区里的卫生问题、公共设施缺损等,但因是在群众眼皮底下发生,最能让群众感知冷暖,最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及时整治和处理。此次西安电视问政,现场观众送上听诊器,所表达的诉求无疑也正在于此。

亟待追问的是,既然群众对相关事情非常关心,甚至多次多渠道反映,一些基层干部为什么就是“眼不见耳不闻”呢?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群众诉求渠道不对、诉求不尽合理等,但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基层干部根本就不了解民情民意。一方面,一些地方民意表达途径不畅,导致民意不能及时上达;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主动了解民意的动力和激励,躲着问题走。二是一些基层干部虽然了解群众诉求,但就是不愿不敢碰触棘手问题,选择性视而不见。比如此次西安电视问政中的小区群众反映小区危房和卫生问题,前后十多年反映无数次,有关基层干部不可能不知道,但就是无法解决,恐怕根本原因还在于为民意识缺失,不愿啃“硬骨头”,怕问题复杂难以解决陷入其中,进而怕损害或影响他人利益得罪人等。

电视问政现场群众送听诊器,目的是让领导干部多听群众的声音,好好诊断一下干部作风问题的“病灶”。电视问政,重在“问诊”干部作风,让基层干部真正“耳聪目明”。一方面,要针对曝光的问题,积极查清快速解决,对其中暴露的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和处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加强为民理念教育等方式,让基层干部真正“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2016西安电视问政节目观后感(3)

近日,西安市首档电视问政节目“问政时刻??工作作风转变进行时”首次开播,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电视问政”,成为西安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电视问政大家并不陌生,它的初衷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权力透明度的新举措。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党员干部意识到自己的被监督的对象,是一种新的责任体现形式,是对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亮剑行动。

从责任出发,以为民为先,都是一种执政理念的升级,原本也是一件好事,但是“作秀”、“走过场”让这好好的电视问政成了摆设。这样的电视问政显然有违初衷,更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更会降低整个干部队伍的公信力。

只存在形式上的电视问政显然不是民之所盼,只有出实效的电视问政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见真功夫。这是对“问”出好作风,“问”出执行力的期盼,因此,电视问政应多点“问效意识”。

问效意识其实是一种官念上的改变,把功夫做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都不会有实效,只会让干部在迎接“体检”的时候多了一份心虚,更害怕被监督,甚至会为了自身利益推卸责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作风又会泛滥开来,这样的电视问政能不能赢得民心是显而易见的。

电视问政该有的态度并非推诿、逃避,而是应该在直面问题、敢红脸出汗上下功夫,把目光聚焦在实效上,把工作做在实上,才能把工作做在平时,把责任担在平时,这样的电视问政方能上得了台上,有下得了台下,在解答问题上开始,在化解问题上落脚。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