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一开始看到这书名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很美的书,可是看前几页的时候我真的是很震惊:几乎每一句话里都会有脏字(如果TMD算的话),不过我觉得这应该是为了更贴近现实生活所采取的表达方式,因为我之前看过的乔布斯传里,乔布斯先生的口头禅之一就是shit,我估计很多老外的口头禅都是这个。除了脏字外,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从没停止过咒骂学校、咒骂老师以及咒骂很多他看不过去的人或事,就像后来他的妹妹菲?说的那样,他“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
看完书的前一部分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是看不下,或许是我无法理解这样一个十几岁不良少年的颓废抱怨有何可看,事实上一开始这位霍尔顿先生就被勒令退学了,原因是除英语外全部挂科了,可是他本人倒是乐观得很,因为他也实在是恨透了这个学校,这个在很多外人眼里是出了名的好学校,他自己可不这么认为,当然你看完他所描述的学校生活、老师及同学后也一定不会这么认为。面对老师的思想工作他厌烦透顶,而他所在的宿舍的朋友们都肮脏无比,后来他甚至呆不到放假便提前开溜了,直接导火线是他知道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和那个满肚子花花心肠的舍友约会了,舍友回来后他直接挑衅结果挨了很重的一拳。虽然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圣人,但至少不会对女生胡作非为,其实他对爱情很向往,而且他不太能接受没有感情的性行为,为此,他到最后仍然是童身,虽然他也觉得这有点难以启齿,我是说,在那个社会里。有一次他几乎可以和一位妓女发生性关系,可在最后关头他还是改变了主意,谁料反而被敲诈勒索了额外的金钱,还挨了妓女同伙毛里斯一拳。那一刻,我觉得主人公可怜极了,他甚至幻想自己的心窝中了一枪,是毛里斯打的,他幻想自己的口袋里也有一把手枪,他一边用手捂着心窝,一边晃悠悠地走到一楼,按铃叫电梯(毛里斯是管电梯的),一打开电梯门,毛里斯看见自己就害怕地高声尖叫,叫自己不要开枪,可他还是开了枪,一连六枪打在他肚皮上,处理完指纹后他爬回卧室,叫那个心爱的女孩琴过来给自己包扎心窝上的伤口,他想象着自己怎样浑身淌着血,还抽着琴递过来的烟…虽然只是想象,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痛恨、凄凉和无助,他只能活在想象中的世界自我安慰。
其实,霍尔顿是个再善良不过的人了,尤其是对孩子。他看到修女们在为教育募捐,会慷慨解囊;看到妹妹菲?学校的墙壁上写着肮脏污秽的话会痛恨这些伤害小孩子的肮脏污秽的人,可是他擦掉这个,却又在学校附近的博物馆墙壁上也看到了这种字眼,他觉得自己无论再怎么做,还是抵不过这肮脏污秽的世界给孩子们带来的冲击,孩子们只会一直这样被无休止地伤害。他很喜欢他的弟弟妹妹,可惜他弟弟去世了,他对他无比地思念,他觉得他是世界难得的好孩子。另外,也是为了不让本来就有丧子之痛的母亲再添悲凉,他才对被学校勒令退学这件事有些痛恨。后来他本来想去西部过一种没有人认识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为了避开假模假式的交流,他甚至想过装哑巴,他也可以在那里找一个爱人,生一个孩子,孩子不送去学校而是自己买一堆书回来教他,可后来他的妹妹菲?舍不得他,甚至放弃了她喜爱的表演和学校,想跟他一起去西部,最后他为了菲?留了下来。(www.2sdx.com)他本来也喜欢的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曾是个作家,他读过他的每一篇小说,他觉得他是一个很棒的作家,可惜,他哥哥为了该死的金钱去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了,所以,他后来有些痛恨他哥哥了。他原想当个搭救受冤枉的人的律师也不错,可惜他爸爸就是个律师,他知道了一旦当上之后就必然无法做他想象中的律师工作,当上后只是挣许许多多的钱、打高尔夫、打桥牌、买汽车、摆臭架子,就算真的出去救人性命了,真正的动机到底是因为真的要救人性命还是想变成一个受万人敬仰的伪君子?他无法确定。事实上他真正想做的事情在原文中也有直接的自述,这是后来他悄悄回家去见妹妹菲?时的说的话,也是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我同时也认为这段算是整部作品的点题之处,所以在此码出来与大家分享,当然,这里的感动和领悟绝对比不上从头看到此那么深:
“我还以为是‘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呢,”我说。(霍尔顿其实之前并不知道罗伯特的诗,只是偶然在公园听到一个小孩子在唱“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便很是喜欢,其实诗的原名是“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实际上这孩子是跟父母一起走的,可是他父母并没有管这孩子的安全问题,当时霍尔顿就很替他担心,这一幕算是此段表述的铺垫吧。另外,麦田里的守望者英文译为The Catcher in the Rye。)“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服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
这是霍尔顿的理想,或许也是作者J.D.塞林格的理想,他曾经说过“我虽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至此,我们可能又回到老生常谈的那个话题“理想与现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若你的理想与霍尔顿或塞林格的差不多,想过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那么我建议你不要说出来,放在心里想想就好。我这么说不是因为这理想像有些人说得那样“没出息”??事实上我觉得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想法,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
不知道是自古以来就如此还是社会的发展演变至此,今天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就在于是否有钱,我觉得赚钱本身没有错,因为这是保证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支撑力量,对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来说,吃穿以外的理想就是扯谈了。但需要考量的是,在赚钱的过程中,你是否做出了超过道德或违背良心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不正当金钱的诱惑下,你能否坚守自己的原则。
之所以说金钱,是因为我认为绝大多数人生活的理想是为了过上理想的生活,这其中,钱是主要作用因素。
而现实是什么呢?现实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偏偏你又是较贫的那一头;现实是你总看到政府的权势很大,偏偏没有一个官员是你的亲戚;现实是你喜欢艺术可也放不下金钱;现实是你想拥有可也永远懒惰。(m.mrnum.Com)于是,人们常常选择一种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轻松地排解自己的这些忧愁??抱怨,他们最后总能归结到自我安慰或自欺欺人中,然后无限逃避。
可惜逃避并不会改变任何现状,只会让我们与某些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不同,之后地位较低的不得不以笑脸来对待那些地位较高的人,甚至有时候面对权势欺凌只能忍辱负重。当然,就算不是如此,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更为了自身利益的持续发展,当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我们也总是会戴上不一样的面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区别在于,对待同一地位的人的时候,你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这其中我们当然也有愤青的时候,但我们终究会觉得“大多数人选择的路才是正确的”,我们会屈服于现实,屈服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时,我们便会有感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却忘了在自己的身上寻找根本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观点并不是说地位越高的人越不虚伪,事实上虽然我们知道虚伪不好,但我们多多少少这么做过,并且可能一直会这么做下去,因为在这社会上,往往做得到八面玲珑,便会左右逢源;若做不到,则甚至可能无法生存。
我想强调的是:人的地位是自己争取来的,即使一个贫苦出身的人,若凭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那也是值得尊敬的;即使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若只顾骄奢淫逸、风流快活,那他也一定不会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就像儿歌唱的那样,“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只是现今劳动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体力劳动了。
所以,我们不像霍尔顿那样极端地痛恨现实社会,因为我们知道在这社会上还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理想的生活的。所以,我们不像霍尔顿那样极端地痛恨假模假式,因为我们知道有时的假模假式只是生活的润滑剂,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摩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然而,我们要像霍尔顿那样地善良,甘愿为麦田中奔跑的孩子们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我会对你说声:谢谢。
一开始看到这书名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很美的书,可是看前几页的时候我真的是很震惊:几乎每一句话里都会有脏字(如果TMD算的话),不过我觉得这应该是为了更贴近现实生活所采取的表达方式,因为我之前看过的乔布斯传里,乔布斯先生的口头禅之一就是shit,我估计很多老外的口头禅都是这个。除了脏字外,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从没停止过咒骂学校、咒骂老师以及咒骂很多他看不过去的人或事,就像后来他的妹妹菲?说的那样,他“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
看完书的前一部分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是看不下,或许是我无法理解这样一个十几岁不良少年的颓废抱怨有何可看,事实上一开始这位霍尔顿先生就被勒令退学了,原因是除英语外全部挂科了,可是他本人倒是乐观得很,因为他也实在是恨透了这个学校,这个在很多外人眼里是出了名的好学校,他自己可不这么认为,当然你看完他所描述的学校生活、老师及同学后也一定不会这么认为。面对老师的思想工作他厌烦透顶,而他所在的宿舍的朋友们都肮脏无比,后来他甚至呆不到放假便提前开溜了,直接导火线是他知道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和那个满肚子花花心肠的舍友约会了,舍友回来后他直接挑衅结果挨了很重的一拳。虽然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圣人,但至少不会对女生胡作非为,其实他对爱情很向往,而且他不太能接受没有感情的性行为,为此,他到最后仍然是童身,虽然他也觉得这有点难以启齿,我是说,在那个社会里。有一次他几乎可以和一位妓女发生性关系,可在最后关头他还是改变了主意,谁料反而被敲诈勒索了额外的金钱,还挨了妓女同伙毛里斯一拳。那一刻,我觉得主人公可怜极了,他甚至幻想自己的心窝中了一枪,是毛里斯打的,他幻想自己的口袋里也有一把手枪,他一边用手捂着心窝,一边晃悠悠地走到一楼,按铃叫电梯(毛里斯是管电梯的),一打开电梯门,毛里斯看见自己就害怕地高声尖叫,叫自己不要开枪,可他还是开了枪,一连六枪打在他肚皮上,处理完指纹后他爬回卧室,叫那个心爱的女孩琴过来给自己包扎心窝上的伤口,他想象着自己怎样浑身淌着血,还抽着琴递过来的烟…虽然只是想象,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痛恨、凄凉和无助,他只能活在想象中的世界自我安慰。
其实,霍尔顿是个再善良不过的人了,尤其是对孩子。他看到修女们在为教育募捐,会慷慨解囊;看到妹妹菲?学校的墙壁上写着肮脏污秽的话会痛恨这些伤害小孩子的肮脏污秽的人,可是他擦掉这个,却又在学校附近的博物馆墙壁上也看到了这种字眼,他觉得自己无论再怎么做,还是抵不过这肮脏污秽的世界给孩子们带来的冲击,孩子们只会一直这样被无休止地伤害。他很喜欢他的弟弟妹妹,可惜他弟弟去世了,他对他无比地思念,他觉得他是世界难得的好孩子。另外,也是为了不让本来就有丧子之痛的母亲再添悲凉,他才对被学校勒令退学这件事有些痛恨。后来他本来想去西部过一种没有人认识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为了避开假模假式的交流,他甚至想过装哑巴,他也可以在那里找一个爱人,生一个孩子,孩子不送去学校而是自己买一堆书回来教他,可后来他的妹妹菲?舍不得他,甚至放弃了她喜爱的表演和学校,想跟他一起去西部,最后他为了菲?留了下来。(www.2sdx.com)他本来也喜欢的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曾是个作家,他读过他的每一篇小说,他觉得他是一个很棒的作家,可惜,他哥哥为了该死的金钱去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了,所以,他后来有些痛恨他哥哥了。他原想当个搭救受冤枉的人的律师也不错,可惜他爸爸就是个律师,他知道了一旦当上之后就必然无法做他想象中的律师工作,当上后只是挣许许多多的钱、打高尔夫、打桥牌、买汽车、摆臭架子,就算真的出去救人性命了,真正的动机到底是因为真的要救人性命还是想变成一个受万人敬仰的伪君子?他无法确定。事实上他真正想做的事情在原文中也有直接的自述,这是后来他悄悄回家去见妹妹菲?时的说的话,也是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我同时也认为这段算是整部作品的点题之处,所以在此码出来与大家分享,当然,这里的感动和领悟绝对比不上从头看到此那么深:
“我还以为是‘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呢,”我说。(霍尔顿其实之前并不知道罗伯特的诗,只是偶然在公园听到一个小孩子在唱“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便很是喜欢,其实诗的原名是“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实际上这孩子是跟父母一起走的,可是他父母并没有管这孩子的安全问题,当时霍尔顿就很替他担心,这一幕算是此段表述的铺垫吧。另外,麦田里的守望者英文译为The Catcher in the Rye。)“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服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
这是霍尔顿的理想,或许也是作者J.D.塞林格的理想,他曾经说过“我虽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至此,我们可能又回到老生常谈的那个话题“理想与现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若你的理想与霍尔顿或塞林格的差不多,想过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那么我建议你不要说出来,放在心里想想就好。我这么说不是因为这理想像有些人说得那样“没出息”??事实上我觉得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想法,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
不知道是自古以来就如此还是社会的发展演变至此,今天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就在于是否有钱,我觉得赚钱本身没有错,因为这是保证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支撑力量,对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来说,吃穿以外的理想就是扯谈了。但需要考量的是,在赚钱的过程中,你是否做出了超过道德或违背良心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不正当金钱的诱惑下,你能否坚守自己的原则。
之所以说金钱,是因为我认为绝大多数人生活的理想是为了过上理想的生活,这其中,钱是主要作用因素。
而现实是什么呢?现实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偏偏你又是较贫的那一头;现实是你总看到政府的权势很大,偏偏没有一个官员是你的亲戚;现实是你喜欢艺术可也放不下金钱;现实是你想拥有可也永远懒惰。(m.mrnum.Com)于是,人们常常选择一种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轻松地排解自己的这些忧愁??抱怨,他们最后总能归结到自我安慰或自欺欺人中,然后无限逃避。
可惜逃避并不会改变任何现状,只会让我们与某些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不同,之后地位较低的不得不以笑脸来对待那些地位较高的人,甚至有时候面对权势欺凌只能忍辱负重。当然,就算不是如此,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更为了自身利益的持续发展,当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我们也总是会戴上不一样的面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区别在于,对待同一地位的人的时候,你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这其中我们当然也有愤青的时候,但我们终究会觉得“大多数人选择的路才是正确的”,我们会屈服于现实,屈服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时,我们便会有感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却忘了在自己的身上寻找根本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观点并不是说地位越高的人越不虚伪,事实上虽然我们知道虚伪不好,但我们多多少少这么做过,并且可能一直会这么做下去,因为在这社会上,往往做得到八面玲珑,便会左右逢源;若做不到,则甚至可能无法生存。
我想强调的是:人的地位是自己争取来的,即使一个贫苦出身的人,若凭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那也是值得尊敬的;即使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若只顾骄奢淫逸、风流快活,那他也一定不会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就像儿歌唱的那样,“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只是现今劳动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体力劳动了。
所以,我们不像霍尔顿那样极端地痛恨现实社会,因为我们知道在这社会上还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理想的生活的。所以,我们不像霍尔顿那样极端地痛恨假模假式,因为我们知道有时的假模假式只是生活的润滑剂,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摩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然而,我们要像霍尔顿那样地善良,甘愿为麦田中奔跑的孩子们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我会对你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