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读后感
每次彭彭都会推荐好书这次也不例外,能够和一群快乐妈妈们在一起聊读书感更是一大趣事。《解放父母解放孩子》,《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这两本书又带给我了一些启示。上次读书会后老公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希望你们做的这些事不仅仅只是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是要打动别人的心”。其实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更在意的是看见自己,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所以每次我会很认真的去“悟”书,这本《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书只有两个部分13章节,如果是泛读可能一天时间就能看完,而对于我这样喜欢边看边注解边联系实际的家长来说就需要三个星期了。
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原来那些沟通的语言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一次接触那些语言是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那本书,当时它带给我至少是视觉上有一种和心接近的育儿技巧,但是因为是带着技巧的语言我会觉得很难运用,总是不知不觉走回老路上,自从一年前参加了书中类似的父母学习后,我开始了系统的接触育儿教育,时尚的说法是“自我成长”课。在学习中我们会有意识的练习书中的沟通方式,去感受我们平时说给孩子听的语言中孩子会感受到的信息。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会挖苦孩子、诱惑孩子、抱怨孩子、欺骗孩子、讽刺孩子、最多的是指责孩子。我们还发现孩子发生状况首先不能淡定的是我们家长,我们爱面子有时候会虚荣心作怪,我们不愿看见孩子哭泣受委屈,我们甚至不敢去面对孩子的痛苦。《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说“人生苦难重重”;古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说“孩子你的情绪让我知道,我会用心去感受你”。
第一章节“孩子也是人”。我们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对待,我们才能更清晰的看到孩子理解孩子。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我负责养育,你自己负责成长。
第二章节“父母也是人”。教育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家长如果把孩子当做精神的附属品,我们的关系就会混乱。只有划清了与孩子的界限,家长才能更好的接受自己,再链接家庭。当我们把自己看清时,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我们能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我们身体和心智都在成熟。再去看孩子的哭闹、打人、调皮我们会去了解情绪背后的故事,我们不再焦虑孩子的状况因为我们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路上必定会遇到的,我们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可以接受,你的行为是要受到限制。
读完后,我会很感谢儿子。因为孩子总能真诚的把他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与我分享,我也很高兴自己能在孩子闹情绪时帮助到孩子,我发现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
记得这次去旅行在孩子间为了玩手机有了故事。地点:洗脚城。旅行到了最后一天,几位美妈都累得够呛于是乎决定洗洗正宗的成都脚浴,孩子们怎么办呢?玩手机游戏吧。四个孩子倒也愿意互相交换了手机,刚开始N没加入,她在一个人看电视,一段时间后N没意思了提出也要参与其中,跳跳小朋友跟妞妞换了手机,没想到还刚刚换到的手机十分钟就没电了。妞妞继续看电视,又过了一会她提出想玩手机(这里要提醒大家,没电的手机是笑哥的,妞妞的手机在跳跳手上),但是妞妞没有强行去抢,她只是在跳跳和笑笑两人中游离,提出想玩手机。跳跳慢慢的说,我在玩啊。笑笑坚定的说,那不行我正在玩。(我当时心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时候不能强行要求笑笑让出手机,他一定会说是她换到的手机没电了为什么我要给妞妞。我选择继续观察)看到这样的场面,家长心里一定会感受到妞妞她很礼貌的在遵守规则,虽然换回来的手机没电了,她也没有强行去要回自己的手机。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家长会很难淡定,于是我和跳跳妈还是忍不住介入了。当然首先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让出手机,两个孩子都没有同意,这时最小的朗朗弟主动把自己的手机让给妞妞玩,妞妞没有要,她希望拿到跳跳的手机,而跳跳的手机现在在笑笑手里。正在介入中,这时笑笑手里的手机响了,跳跳妈接过手机接电话。接完电话跳跳妈做出了一个决定把手机给了妞妞,(我想这会有故事了,笑笑一定会坚持要求要回手机的,我做好准备应付)这时候笑笑暴跳如雷,口口声声说“骗子”。我都没问跳跳妈是不是当时都被吓着了,看到笑笑如此举动我抓住他的肩膀说“笑笑,你是说阿姨没经过你的同意把手机给了妞妞,你心里很生气是吗”?笑笑咬着牙从牙缝里又蹦出一句“阿姨是骗子”。我还看见笑笑拳头握得死死的,那架势好像就要往跳跳妈身上扑过去,孩子还是没有那么做,我也死死的抱住了孩子,“笑笑,你认为阿姨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把手机给了妞妞,所以你说阿姨是骗子”。笑笑没有说话,放声大哭起来,我把笑笑转过来面对我接着说“笑笑,妞妞她拿到手机没多久就没电了这对妞妞是不是会觉得不公平”,笑笑的情绪似乎平静一些了。我接着说“如果你是妞妞你会开心吗,手机是跳跳妈的,她有处理手机的权利,而且跳跳妈妈再把手机给妞妞的时候告知了你,希望给妞妞玩一下”。笑笑听后似乎有了一些理解,他没有再继续哭,情绪也逐渐转好后来还跟跳跳妈道了歉。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可以看到,情绪被观察认识后就能把自己与情绪剥离开来。至少当时我没有被孩子的情绪吓到,我反而很高兴孩子会遇见这样的状况,生活中会发生很多和自己意愿不太相符的事,我们不是要去改变别人我们要去认识自己,套句俗话“善解人意”。笑笑的手机没电了,作为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他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只会直观的认为手机已经换了,没电了和我没关系。我会去用这样的方式理解孩子,当我把这件事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用观察的心态去看待是,我会发现我不会因为当时的状况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的情绪没有被影响我会很能理解双方。
因为这本书让我对曾经那些依稀模糊的沟通方式有了更清晰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坚定了自己一直坚持的沟通方式。忽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在一群好朋友中我总能体悟到幸福感。
篇二:尊重是最大的爱??读《解放父母 解放孩子》有感
真的很幸运,偶然的机会在新浪少儿博客和新浪亲子看到青豆书坊有试读的活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提出了申请,之后经历了不敢相信到欣喜若狂的心路历程。在此要特别感谢新浪少儿博客、新浪亲子中心、青豆书坊,还要特别感谢青豆书坊的企划刘汶宴。拿到书后,忙里偷闲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认真读下来,感触真的颇多。一直在琢磨该用什么方式来跟大家分享我的喜悦和感受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除了寻找机会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外,当然不能忘记了新浪博客哦。分享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早日找到营造快乐家庭氛围的力量和源泉。
可以说从05年夏天成为准妈妈后,自己曾经很惶恐,自己都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该如何成为一个称职的妈妈呢?所以如饥似渴的看了好些胎教、育儿之类的书,这些年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需要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聆听了一次“萨提亚家庭成长模式”的公开课,才明白通过不断摸爬滚打努力的经营幸福婚姻、营造和谐家庭的过程,不断有利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有利于父母的成熟和家庭的成长。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不同于一般的家教书籍,通篇很少说教,而是将家教理念用生活化的故事来叙述的。整本书以三个孩子的妈妈珍的口吻来叙述,围绕吉诺特博士的家长培训课堂而展开,珍把培训课堂中学到的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同时在课堂上所聆听的不同家庭的问题交流,每个母亲及珍本人在课堂下的努力尝试,以及珍对吉诺特博士所讲知识的拓展思索,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努力为读者传达的主题无非是“尊重孩子”和“尊重自己”而已。
第一部分围绕孩子的问题进行描述,向读者展示“孩子也是人”的理念。这个部分读下来给的感受就是,作为父母爱孩子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尊重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作为父母的最大责任就是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认识自己的情绪,相信自己的感觉;要避免评价孩子的性格和能力,以描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来赞赏、帮助和指导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在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认识他们真实的感受”、“在感同身受中体会孩子的变化”;父母要尊重孩子,努力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帮助孩子“解决自理问题”;父母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孩子,发自内心的“描述你看到的或感觉到的”进行描述性赞赏,借助幽默和想象的力量来成功转化孩子的不好情绪;父母应该是“储存孩子最美好回忆的仓库”,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为孩子设定一个好的角色”,并向孩子已经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人那样对待他们,而不是“百无一用”的小先生、刁蛮的小公主或是爱抱怨的孩子。
第二个部分围绕家长们的角色来进行描述,提醒“父母也是人”的观念。作为父母来说,要爱他人,首先要学好爱自己,而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自己。其实父母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不应该是孩子的附属品,更不是配偶或者家庭的牺牲品。对于父母自身,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感觉,重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和自己对话,摆脱负罪感,寻找更人性化的方法来表达愤怒,从而把自己修炼为一个具体健全人格的个体,从而成为一个好父母的形象。在父母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接受自己的感受”,不要过于压抑自己,很多时候坦白自己的糟糕感觉其实是一种释放,我们也需要独立于孩子之外的生活;为人父母,要保护孩子、保护家庭,首先要从“保护自己开始”,如果无视自己的负面情绪,会让全家人跟着遭殃,坚持强调自己的感受的重要性,就是为孩子做了好榜样;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学好摆脱“负罪感”,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成长环境、无法解决孩子棘手问题的时候、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的时候,避免形成“负罪感”的心理,学会换位思考,尽快转化情绪,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寻找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有在我们认识自己、接受自己、重视自己的时候,才可能成为慈爱、沉稳、有经验的父母,父母唯有尊重自己、爱自己,才能帮助孩子喜欢自己,喜欢父母,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形成好父母的形象。
记得果姥姥来伺候月子的时候,经常念叨“养儿无小事”,当时不太理解,后来在养育果果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育儿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承认和接受孩子的感觉,让他们得到尊重。而在这之前我们自己也必须完全的认识和接受自己。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爱的真谛是使双方感到快乐和满足。要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就需要爱,而作为父母来说,尊重孩子、尊重自己才能给家庭带来和谐,才能创造快乐,所以尊重是最大的爱。《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一本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指南,希望更多的爸妈从中获益,让我们一起来轻松做好父母,轻松养好孩子吧!
每次彭彭都会推荐好书这次也不例外,能够和一群快乐妈妈们在一起聊读书感更是一大趣事。《解放父母解放孩子》,《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这两本书又带给我了一些启示。上次读书会后老公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希望你们做的这些事不仅仅只是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是要打动别人的心”。其实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更在意的是看见自己,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所以每次我会很认真的去“悟”书,这本《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书只有两个部分13章节,如果是泛读可能一天时间就能看完,而对于我这样喜欢边看边注解边联系实际的家长来说就需要三个星期了。
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原来那些沟通的语言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一次接触那些语言是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那本书,当时它带给我至少是视觉上有一种和心接近的育儿技巧,但是因为是带着技巧的语言我会觉得很难运用,总是不知不觉走回老路上,自从一年前参加了书中类似的父母学习后,我开始了系统的接触育儿教育,时尚的说法是“自我成长”课。在学习中我们会有意识的练习书中的沟通方式,去感受我们平时说给孩子听的语言中孩子会感受到的信息。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会挖苦孩子、诱惑孩子、抱怨孩子、欺骗孩子、讽刺孩子、最多的是指责孩子。我们还发现孩子发生状况首先不能淡定的是我们家长,我们爱面子有时候会虚荣心作怪,我们不愿看见孩子哭泣受委屈,我们甚至不敢去面对孩子的痛苦。《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说“人生苦难重重”;古人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说“孩子你的情绪让我知道,我会用心去感受你”。
第一章节“孩子也是人”。我们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对待,我们才能更清晰的看到孩子理解孩子。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我负责养育,你自己负责成长。
第二章节“父母也是人”。教育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家长如果把孩子当做精神的附属品,我们的关系就会混乱。只有划清了与孩子的界限,家长才能更好的接受自己,再链接家庭。当我们把自己看清时,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我们能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我们身体和心智都在成熟。再去看孩子的哭闹、打人、调皮我们会去了解情绪背后的故事,我们不再焦虑孩子的状况因为我们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路上必定会遇到的,我们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可以接受,你的行为是要受到限制。
读完后,我会很感谢儿子。因为孩子总能真诚的把他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与我分享,我也很高兴自己能在孩子闹情绪时帮助到孩子,我发现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
记得这次去旅行在孩子间为了玩手机有了故事。地点:洗脚城。旅行到了最后一天,几位美妈都累得够呛于是乎决定洗洗正宗的成都脚浴,孩子们怎么办呢?玩手机游戏吧。四个孩子倒也愿意互相交换了手机,刚开始N没加入,她在一个人看电视,一段时间后N没意思了提出也要参与其中,跳跳小朋友跟妞妞换了手机,没想到还刚刚换到的手机十分钟就没电了。妞妞继续看电视,又过了一会她提出想玩手机(这里要提醒大家,没电的手机是笑哥的,妞妞的手机在跳跳手上),但是妞妞没有强行去抢,她只是在跳跳和笑笑两人中游离,提出想玩手机。跳跳慢慢的说,我在玩啊。笑笑坚定的说,那不行我正在玩。(我当时心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时候不能强行要求笑笑让出手机,他一定会说是她换到的手机没电了为什么我要给妞妞。我选择继续观察)看到这样的场面,家长心里一定会感受到妞妞她很礼貌的在遵守规则,虽然换回来的手机没电了,她也没有强行去要回自己的手机。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家长会很难淡定,于是我和跳跳妈还是忍不住介入了。当然首先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让出手机,两个孩子都没有同意,这时最小的朗朗弟主动把自己的手机让给妞妞玩,妞妞没有要,她希望拿到跳跳的手机,而跳跳的手机现在在笑笑手里。正在介入中,这时笑笑手里的手机响了,跳跳妈接过手机接电话。接完电话跳跳妈做出了一个决定把手机给了妞妞,(我想这会有故事了,笑笑一定会坚持要求要回手机的,我做好准备应付)这时候笑笑暴跳如雷,口口声声说“骗子”。我都没问跳跳妈是不是当时都被吓着了,看到笑笑如此举动我抓住他的肩膀说“笑笑,你是说阿姨没经过你的同意把手机给了妞妞,你心里很生气是吗”?笑笑咬着牙从牙缝里又蹦出一句“阿姨是骗子”。我还看见笑笑拳头握得死死的,那架势好像就要往跳跳妈身上扑过去,孩子还是没有那么做,我也死死的抱住了孩子,“笑笑,你认为阿姨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把手机给了妞妞,所以你说阿姨是骗子”。笑笑没有说话,放声大哭起来,我把笑笑转过来面对我接着说“笑笑,妞妞她拿到手机没多久就没电了这对妞妞是不是会觉得不公平”,笑笑的情绪似乎平静一些了。我接着说“如果你是妞妞你会开心吗,手机是跳跳妈的,她有处理手机的权利,而且跳跳妈妈再把手机给妞妞的时候告知了你,希望给妞妞玩一下”。笑笑听后似乎有了一些理解,他没有再继续哭,情绪也逐渐转好后来还跟跳跳妈道了歉。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可以看到,情绪被观察认识后就能把自己与情绪剥离开来。至少当时我没有被孩子的情绪吓到,我反而很高兴孩子会遇见这样的状况,生活中会发生很多和自己意愿不太相符的事,我们不是要去改变别人我们要去认识自己,套句俗话“善解人意”。笑笑的手机没电了,作为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他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只会直观的认为手机已经换了,没电了和我没关系。我会去用这样的方式理解孩子,当我把这件事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用观察的心态去看待是,我会发现我不会因为当时的状况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的情绪没有被影响我会很能理解双方。
因为这本书让我对曾经那些依稀模糊的沟通方式有了更清晰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坚定了自己一直坚持的沟通方式。忽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在一群好朋友中我总能体悟到幸福感。
篇二:尊重是最大的爱??读《解放父母 解放孩子》有感
真的很幸运,偶然的机会在新浪少儿博客和新浪亲子看到青豆书坊有试读的活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提出了申请,之后经历了不敢相信到欣喜若狂的心路历程。在此要特别感谢新浪少儿博客、新浪亲子中心、青豆书坊,还要特别感谢青豆书坊的企划刘汶宴。拿到书后,忙里偷闲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认真读下来,感触真的颇多。一直在琢磨该用什么方式来跟大家分享我的喜悦和感受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除了寻找机会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外,当然不能忘记了新浪博客哦。分享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早日找到营造快乐家庭氛围的力量和源泉。
可以说从05年夏天成为准妈妈后,自己曾经很惶恐,自己都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该如何成为一个称职的妈妈呢?所以如饥似渴的看了好些胎教、育儿之类的书,这些年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需要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聆听了一次“萨提亚家庭成长模式”的公开课,才明白通过不断摸爬滚打努力的经营幸福婚姻、营造和谐家庭的过程,不断有利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有利于父母的成熟和家庭的成长。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不同于一般的家教书籍,通篇很少说教,而是将家教理念用生活化的故事来叙述的。整本书以三个孩子的妈妈珍的口吻来叙述,围绕吉诺特博士的家长培训课堂而展开,珍把培训课堂中学到的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同时在课堂上所聆听的不同家庭的问题交流,每个母亲及珍本人在课堂下的努力尝试,以及珍对吉诺特博士所讲知识的拓展思索,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努力为读者传达的主题无非是“尊重孩子”和“尊重自己”而已。
第一部分围绕孩子的问题进行描述,向读者展示“孩子也是人”的理念。这个部分读下来给的感受就是,作为父母爱孩子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尊重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作为父母的最大责任就是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认识自己的情绪,相信自己的感觉;要避免评价孩子的性格和能力,以描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来赞赏、帮助和指导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在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认识他们真实的感受”、“在感同身受中体会孩子的变化”;父母要尊重孩子,努力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帮助孩子“解决自理问题”;父母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孩子,发自内心的“描述你看到的或感觉到的”进行描述性赞赏,借助幽默和想象的力量来成功转化孩子的不好情绪;父母应该是“储存孩子最美好回忆的仓库”,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为孩子设定一个好的角色”,并向孩子已经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人那样对待他们,而不是“百无一用”的小先生、刁蛮的小公主或是爱抱怨的孩子。
第二个部分围绕家长们的角色来进行描述,提醒“父母也是人”的观念。作为父母来说,要爱他人,首先要学好爱自己,而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自己。其实父母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不应该是孩子的附属品,更不是配偶或者家庭的牺牲品。对于父母自身,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感觉,重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和自己对话,摆脱负罪感,寻找更人性化的方法来表达愤怒,从而把自己修炼为一个具体健全人格的个体,从而成为一个好父母的形象。在父母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接受自己的感受”,不要过于压抑自己,很多时候坦白自己的糟糕感觉其实是一种释放,我们也需要独立于孩子之外的生活;为人父母,要保护孩子、保护家庭,首先要从“保护自己开始”,如果无视自己的负面情绪,会让全家人跟着遭殃,坚持强调自己的感受的重要性,就是为孩子做了好榜样;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学好摆脱“负罪感”,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成长环境、无法解决孩子棘手问题的时候、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的时候,避免形成“负罪感”的心理,学会换位思考,尽快转化情绪,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寻找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有在我们认识自己、接受自己、重视自己的时候,才可能成为慈爱、沉稳、有经验的父母,父母唯有尊重自己、爱自己,才能帮助孩子喜欢自己,喜欢父母,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形成好父母的形象。
记得果姥姥来伺候月子的时候,经常念叨“养儿无小事”,当时不太理解,后来在养育果果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育儿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承认和接受孩子的感觉,让他们得到尊重。而在这之前我们自己也必须完全的认识和接受自己。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爱的真谛是使双方感到快乐和满足。要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就需要爱,而作为父母来说,尊重孩子、尊重自己才能给家庭带来和谐,才能创造快乐,所以尊重是最大的爱。《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一本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指南,希望更多的爸妈从中获益,让我们一起来轻松做好父母,轻松养好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