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读后感 > 正文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读后感日记三篇

时间:读后感 上大学网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读后感日记1

用了大概四五天里的空闲时间,把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短篇小说集给读完了。小说集一共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二十五篇小说,这二十五篇小说里,都有个共同特性:短小精悍。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读后感日记三篇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芥川的认识,只停留于听说过“芥川龙之介”这个的名字,但却从没有看过他的小说。就只是草草有个印象——芥川龙之介在文坛上好像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直到我这次翻开了《罗生门》这本书的序,才稍微对他有了些了解。果然,他和我最初的那个印象别无二致:芥川龙之介,的的确确是个文坛大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引用高慧勤译者在序里的这段话,便足以说明他的重要性:“芥川果不负众望,佳作迭出,成为日本短篇一大家。悠悠岁月,大浪淘沙,一个现代作家,能经得起时间的筛选,能在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席,具有文学史的意义,足以代表一国的文学,为世界同行所认同,当自有其卓绝之处。”是阿,读完这部《罗生门》,我只后悔,没有早些读到他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总是必定涉及到人性。译者在序中也说:“读芥川的小说,常让人惊讶:他对人,对人性,怎么会有如许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细小琐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竟能将人性的某些方面,剖析得那么尖锐而透彻!”而追究个中原因,不得不提到芥川的生活背景:芥川的母亲在其出生后八个月便精神失常了,他被交由舅父收养,等到他母亲去世后两年,他便正式成为了舅父家的养子。长大后,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却遭到了养父家的强烈反对。“此事对他影响甚大,平生第一次在人生大事上遭遇挫折——触碰到人的自私,哪怕是亲人也不例外。”加之寄人篱下以及有个精神失常的母亲…等等影响之下,芥川对人性有着深刻的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我经常对‘人性’表示轻蔑,那是事实。但又常常对‘人性’感到喜爱,那也是事实。”我想,正是因为如此,芥川的小说里,才总能够看到人性。

芥川大概是个较悲观的人吧,所以在他的二十五篇小说里,大概有二十篇讲到的都是人性的丑恶和不堪。诸如《罗生门》,是活活饿死还是成为强盗?家丁原本的犹豫在一秒内便有了答案——“此实乃不得已,不然就得饿死。”;又如《蜘蛛之丝》,厢犍陀“只顾一己脱离苦海,丝毫无慈悲心肠,受得应得的报应,又落进原先的地狱。”;再如《枯野抄》,“古往今来无与伦比的一代俳谐宗师芭蕉庵主松尾桃青,在‘无限悲痛的’众弟子簇围之下,溘然长逝。”……好多好多,都被他用了寥寥几千字,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利己本质。

虽然大多数都是描写了人性的不堪之面,但《罗生门》里也偶有描写人性可爱的一面。

其中,我最喜欢的乃是《黄粱梦》这一篇。吕翁原以为卢生经历了“人”的一生后,便“子对人生之执着与热情,该可减却几分吧?既知得失之理,死生之情,人生诚无意义耳。然否?”却得到了卢生的这番答案:“唯因虚梦,尤需真活。彼梦会醒,此梦亦终有醒来之时。人生在世,要活得回首往事之际能无愧于说:此生确曾活出个名堂来。先生以为然乎?”可以说,我是非常地赞同卢生这番话了,因为我也有他的这般想法。人就活这一次,怎么能不好好活着呢?在弥留之际回首了一番往事之后,无愧于此才能去的安心阿。

《罗生门》,实在称得上是不朽之作。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读后感日记

残破的房屋,散落于倾盆大雨中。罗生门的牌匾依稀还能看见,可却也似乎支撑不了多久了。一个农民、一个和尚坐在门槛上,眼神中透露着恐惧与不解!

这便是片头的景象,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相传罗生门是万恶聚集之地,鬼因害怕人类的凶残而藏身于此。人性便是导演黑泽明所想传达给观众的东西。

影片表面简单无比,叙述了四个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但是却各不相同。为什么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描述?这也是导演想留给观众思考的地方。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四种描述中必定有不真实的成分,当然也有真实的成分。比如少女被侮辱这是所共同认可的,就是说这件事的的确确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对有些事实隐瞒甚至于撒谎呢?

于强盗而言,被抓已成事实。因为自己的恶贯满盈,想要脱身已是不可能。那么何不让自己如一个强者般死去?从他供词的过程中狂放自大的笑声中可以明白二三。所以不管他有没有杀害武士,他没有思考的便承认了。在他看来,承认杀害武士并不会怎样,相反自己内心却因自我强大而得到满足。

于少女而言,失去贞节是自己极其不能接受的事实。更让她痛不欲生的是自己的丈夫(即武士)却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待自己。这让她充满了愤怒,愤怒的女人是可怕的,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于是她开始挑拨二人,说丈夫应该像一个男人一样去战斗,去和抢夺自己女人的人战斗,而不是畏首畏尾。这里面有一件事情,少女说她自己昏厥过去了,醒来时发现丈夫已死。这按常理不符,人在经受巨大的精神、心心理打击后是无法马上平静下来的。唯一的解释只有选择性遗忘,遗忘了自己不想记住的事实。

于武士而言,首先我表示对这个角色的极度憎恨。在自己的妻子被侮辱之后不仅不勇敢的去保护她、给予安慰,反而唾弃,说她还不如自己的一匹马。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吗?

武士借女巫之口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过程中始终强调妻子在被侮辱之后意欲杀害自己以及自己是自杀而并非他杀。之所以他要强调自杀,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武士的尊严,另一方面则是在妻子被夺的情况下如若自己还被杀害是极其受人鄙视的。

上述三人中,武士、少女认为镶有珠宝的短刀是凶器,而强盗则认为长剑才是凶器(强盗使用的是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与农民(目击者)的供词有莫大的关系。

依据常理,农民是最不可能撒谎的,也应该是最清楚事态的整个过程的。结果是他也撒谎了。

这从他前后供词不一样即能窥见一些端倪。相信大家对于影片初始农民回忆砍柴时看见的那只手记忆深刻。然而事实是他并非只看见如此,而是目睹了整个过程。片尾过客的一语道破缘由。

农民因见财起心拿了短刀不得不捏造事实说武士是被长剑杀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

从这四个人的供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其一,对于于自己利害无关的事情都是事实。其二,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就会舍害取利,甚至于捏造。每个人的供词都是为了让事态发展至利己的道路上来。

我们不妨将这四个人的角色范围扩大。农民,目击者即观众;强盗、武士即强者,少女则为弱者。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读后感日记3

黑泽明的《罗生门》,人性中**的软弱和谎言。已经是第三次看。依然震撼,毫无厌倦。同时,看到更多的一些东西。

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大雨,一个故事。人性就如此丑陋地被呈现出来。

黑泽明的手法独特有力。借着樵夫的口,这个发现命案现场的第一人,在破旧的罗生门下躲避一场大雨的时间里,对一个路人叙述了整个事件。同时,殿里还有一个与案件当事人有过一面之缘的行僧。

是一起*案。武士牵着坐在白马上的妻子行走山间,与行僧擦肩而过。之后正躺在树下的强盗在微风吹起马上女人面纱的时候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遂起歹念。他骗绑了武士,*了女子。而路过的樵夫发现武士的尸体后慌忙报官。

杀死武士的是强盗,这一点已经确认。而矛盾集中在*的动机和凶器——究竟是长剑还是短刀上。每个人的说词都完美无缺。甚至是已经死去的武士,借着托灵的巫婆之口叙说的口供都似无破绽。

强盗并未否认自己杀死了武士。然而他口中的武士与自己用长剑激战二十多回合不幸落败也算是好汉一个,而自己则是一个英勇善战,光明正大的男子汉。将一个手握短刀的烈性女子降服,让她顺从地满足了自己的欲念,是一件让自己无比得意和自豪的事情。

女人承认了自己被*的屈辱,并宣称在此之后自己的丈夫,也就是武士对其冷冷的漠视令自己痛苦万分。于是她拔出短刀让武士杀了自己。但自己因悲伤过度昏厥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短刀叉在武士的胸口。自己想要寻死却没有胆量。此时的强盗早已不知去向。

武士托巫女的口述说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强盗在自己面前*了自己的妻子。随即却见妻子转而随强盗左右,并要求强盗杀了自己。他遂感愤怒万分。此时强盗一把推倒女人并表示不齿,并问武士如何处置她。武士心下原谅了强盗,却无法容忍妻子的恶毒。带着对她的诅咒和怨恨,武士悲愤地拔出短刀自己剖腹而死。而女人和强盗,包括那柄短刀都已不见。

罗生门殿外的雨依然滂沱。樵夫、行僧和路人依然在檐下等待雨停。风雨交加如同樵夫内心思潮的激烈碰撞。他终于开口,诉说出他亲眼所见的事实的*。

强盗在*了女人以后百般抚慰只要她愿意跟他走。她无法决定,想要自己的丈夫和强盗以武力决战,而自己会跟随胜出的一方走。然而武士是懦弱的,他表示不愿意为她冒生命的危险,并且责问自己的妻子:“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你为何不*?!”此刻强盗说了一句话:“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而女人霎时明白过来,自己的丈夫是多么无耻而懦弱的男人。她质问他身为武士却为何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并且对强盗亦百般嘲讽。在她的挑唆下,两个男人终于彼此拔出了长剑开始决战。然而,两人的姿势和剑法是多么的杂乱而无章,毫无气概可言。武士的死也仅仅是无意间的事情。等强盗回过头来,女人已经不见。

(1).今昔物语的古典罗生门读后感4篇

今昔物语的古典罗生门读后感1面对死亡的威胁,你选择当强盗,还是饿死?从思考到迟疑最后心中有了答案,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家丁的内心?读完罗生门后,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荀子主张性恶论,人生来就是利己的,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慢慢改变。可感化真正起到作用了吗?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当绝无外人可以探知真相时,你选择自己,还是他人?家丁是可怜的,遭遇战争年代,主人抛弃,流离失所,孤零一人只能在罗生门处躲雨。...查看更多

事情就是如此。然而为何樵夫不愿意说出*呢?他说自己不愿意卷入案件。而事实上,只是因为他一时的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而已。他意图隐瞒的这这件事情被听他口述的那个路人所揭穿。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路人说的话句句在理,一边的行僧叹:“连人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什么?”于是路人说其实本来就是如此。这罗生门附近的鬼魂都觉得人太可怕,所以都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