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今日新闻 > 正文

今天呼和浩特地震最新消息,呼和浩特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时间:今日新闻 上大学网

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郊的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东经111°33′48″、北纬40°50′54″),海拔高度1160米,数字编码为15001,院落占地面积约20亩,外围保护占地面积约25亩。它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是国家24个基准地震台之一。是国家基本台,现有地震观测、大地形变、地磁场、形变电阻率三大学科观测手段,12台套观测仪器。承担着全球大地震速报任务,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内蒙古地震局、呼和浩特市地震局传输和报送地震观测资料。是首府城市地震监测工作的窗口。“九五”期间呼和浩特地震台被列入首都圈地震监测网。目前有在职职工20人,是县处级事业单位。

从2002年4月开始,呼和浩特基准台所有观测项目的数字化改造已全部完成进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该台已进入了地震数字化观测的新阶段。

三十年来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进步,该台仪器设备逐步更新换代,始终处于国内先进地位。记录方式由建台初的熏烟记录到墨水、相纸记录,到现在的数字化微型计算机记录;由人工定点观测到自动连续记录;数据传输由信函邮寄到电传发送,到现在的卫星实时传输和网络传输;时间服务由收音机对时、到使用钟差计和数字钟、到现在的GPS授时;数据处理由打算盘、拉计算尺到手摇计算机和使用计算器,到现在的全部微机处理和分析;数据存储由纸介质到磁盘和光盘存储;系统供电保障由电瓶、发电机到UPS不间断电源,整个观测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高精度、宽频带、大动态、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信息量大幅度增加。这些必将在未来的地震监测和预报的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呼和浩特地区地震构造及地震活动

呼和浩特地处呼包断陷盆地的土默特平原,北靠大青山,是具有发生中强地震构造条件的地区。本区内现今仍明显活动的大青山断裂为呼包断陷盆地的北边界,和林格尔为呼包断陷盆地的东边界。此外,呼市化纤厂----南店隐伏断裂,大黑河隐伏断裂,小黑河隐伏断裂横穿本区。再稍远有韭菜沟----盆底清断裂。1929年在毕可齐发生的6.0级地震距市区24公里;1976年在和林格尔新丰发生6.3级地震,距市区80公里。

1970年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及其周围30公里范围发生弱震244次。其中ML3.0?3.9级地震10次,ML4.0---4.5级地震2次,即1972年8月22日小黑河ML4.2级、1981年7月24日毕可齐ML4.5级地震。地震活动总体表现为后水平活动。

1970年以来,阴山地震带呈现中强地震频发活动,先后发生6级以上地震4次,5级以上地震5次,4级以上地震30余次。但处在阴山带一部分的呼和浩特---包头间却存在明显的4级地震活动空段,该段恰是大青山山前断裂的主体部位,是区域重力、区域航磁、地壳厚度的异常带。因此,是未来发生中强地震和强烈地震的重要地段。1929年毕可齐6.0级地震距今已73年。

三、机构设置与工作人员

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的建设发展,经历了几代“地震人”的努力,他们在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三十年来,曾在该台工作过和现在工作的职工有106人,详情见工作人员表。

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成立后,先是内蒙古地震队的直属科级单位,后于1989年升格为县处级事业单位。现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地震观测室、形变观测室、地磁观测室、地电观测室和技术管理室。现有职工2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7人。退休职工12人。

四、监测项目及仪器装备

呼和浩特地震台目前承担的观测项目有:地震观测、地形变观测、地磁观测、地电观测等四种观测手段。12台套观测仪器全部投入观测运行,经过多年的观测实践,按照《观测规范》的要求,不断对观测环境、工作条件进行改造完善,仪器装备也几经更新换代,特别是近期各测项数字化改造的顺利完成,使台站的观测工作走向更高的层面。目前各观测手段(除地电观测受环境干扰需进一步改造外)工作稳定,运转正常。各观测的仪器装备、参数指标及相应的观测条件、观测成果等详情都有图表附后。

五、监测预报工作及成果

30年来,该台广大职工在地震监测第一线,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在全区和全国地震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详见附表)。在完成地震监测工作的同时,还为有关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提供支持和条件。“九五”期间在完成日常观测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地震预报和科研工作,在区地震局年度地震会商报告评比中三次获得前三名的成绩。完成国家地震局“三结合”课题二项。

2002年1月评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文明单位”和“安全单位”。

地震局今天呼和浩特地震最新消息,呼和浩特地震带分布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