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年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二)

时间:政府工作报告 上大学网

二、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入实施“五大规划”,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判断,综合考虑我省潜在经济增长率、工作努力成效和引导社会预期等因素,全省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8%,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3.5%。根据我省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在产业发展中,一产要巩固发展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二产要把握选择性,扬长避短,延长产业链,狠抓项目,增强后劲;三产要推介潜在市场需求,吸引有效供给,释放发展潜力。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备受鼓舞,我们要以推动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既要继续肩负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又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牢牢抓住水利、农机、科技三条主线,继续做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安全基地。一是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加强松嫩流域、黑龙江流域大江大河堤坝建设的同时,注重统筹考虑引水灌溉工程建设,并注重水利骨干工程建设与田间渠道工程的整体衔接,既提高防洪能力,又注重增加和改善水田面积。控制地下水灌溉水稻。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0万亩。修复河道水毁工程699处,修复80个县(市、区)灌溉排涝设施、193处水库。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继续推进农机化建设。在规范现有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新组建2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田间综合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3.5%。新增粮食仓容能力100亿斤。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继续推进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超级稻“双增一百”、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继续增加五大粮食作物模式化栽培推广面积。新建2.6万栋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和200个智能化催芽车间。鼓励探索水稻育秧大棚后期利用新模式。四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适应国家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机制,稳定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增加。扩大蔬菜、食用菌、蓝莓、北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施绿色食品精品发展战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200万亩以上。五是加快发展畜牧业。以“两牛一猪”为重点,继续加大投入,建设100个高水平奶牛场,实施肉牛保母扩群工程,加快生猪原种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六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针对我省农产品量大链短、种强销弱的实际,强化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市场营销环节。省政府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其中投入2亿元推动营销渠道建设,在哈尔滨建设黑龙江绿色食品常设交易中心,组织省内企业在有关大城市举办并参加全国高水平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全国开办100家黑龙江绿色食品旗舰店、3000家独立品牌连锁店,进入上万家主流超市,同时充分运用网络营销。促进品牌形象推广和营销渠道推广相结合,强化质量安全,让黑龙江绿色食品在全国市场体系中做到产品供给信息充分、渠道畅通、品牌可识别、安全有追溯保障。

(二)狠抓产业项目建设。产业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以“十大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高度统一。一是引入发展要素上项目。继续扎实做好产业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依靠有充分准备、有专业深度的政企对接活动和社会动员机制产生合作线索,进而依据产业政策,通过主动服务吸引投资。二是围绕现有经济存量数量扩张式、技术升级式、合资合作式发展上项目。现有经济存量对生成新的产业项目仍然具有重要作用。注重我省能源、石化、装备、食品和新型煤化工产业等已有和能够生成上游工业产品、基础工业产品的产业项目,由此延伸产业链,优化布局,扩大产业规模。三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上项目。我省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和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要采取有效措施,突出省内转化工作。办好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工程研发功能与孵化器功能相结合,大力发展产学研联盟,力争省内转化落地成果500项,引进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四是挖掘资源、用好现有资源上项目。科学设计采矿、探矿和矿产资源深度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公开招投标,引进大企业。抓好中铝力拓探矿采矿项目,抓好钼矿、石墨等资源深加工项目。对现有未开发的、未进行深度加工的矿产资源进行梳理,推动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林下资源和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粮食大省向绿色食品大省转变。

在产业项目建设中,我们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不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不突破政策法规底线,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我省人均经济总量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但三产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总供给不够充分,发展潜力很大。商贸流通业要抓好万达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华南城、红星美凯龙等重大项目建设,发展网络交易平台,增加有效供给,刺激引导消费。物流产业要抓住生产、消费和对俄贸易三条主线,注重吸引高水平物流企业。信息服务业要充分利用我省年平均气温较低的有利条件,在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想、神州数码等大企业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加强应用领域建设,注重引进增值服务业务,扩大信息消费。加强“宽带龙江”建设,规划并争取建立中俄区域信息枢纽。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旅游业要做好不同需求游客的线路、景区等不同层级的旅游产品组合,努力把冰雪游、生态游、观光游和边境游结合起来,加强旅游营销体系建设,构建龙江统一旅游营销平台。继续推进与海航集团合作,组建龙江航空公司。金融业要注重促进我省现有企业发展潜力、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结合,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在涉农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要注重我省文化积淀与俄罗斯历史文化元素综合运用相结合,注重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时尚产业相结合。办好第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市场化步伐,推进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出版集团等企业股权合作、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多媒体平台、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平台建设。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要注重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注重在夏季的商业模式设计与推广。

(四)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注重在城镇化建设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演进过程和政府在合理时点、正确方向上采取必要措施的结合,把握人口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社会改革的有机结合。一是把县城作为城镇化重点。在抓好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注重搞好县(市)规划布局,促进公共服务、产业园区、商业活动在县城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城的产业支撑和吸纳就业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整体繁荣程度。二是建立稳定就业机制。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和建立社保关系便利衔接机制,促进进城农民稳定就业。三是解决好住房问题。在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同时,注重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建设,开工哈佳新线、哈尔滨松花江滨北公铁两用桥,力争开工哈牡铁路和哈尔滨火车站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哈尔滨机场扩建项目,力争开工建设五大连池机场,加快推进建三江、牡丹江机场迁建和绥芬河机场前期工作。启动哈尔滨至黑河一级公路兰西至北安段建设项目,推进建三江至前哨高速、前哨农场至黑瞎子岛高速、密山至兴凯湖高速和木兰松花江公路大桥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五是落实好差别化落户政策。把中心城市和县城作为人口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除了哈尔滨市区合理设定落户条件外,其它大中小城市都要放宽或放开落户条件。六是编制好城镇化规划。注重与全国城镇化总体规划及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相衔接,从我省实际出发,先启动县城建设,注意我省乡镇、村、屯合理距离,注重我省工业化牵引城镇化的同时,发挥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加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进一步推动以对俄为重点的对外经贸合作。努力构建与俄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等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工作格局,以全方位交流合作促进并突出对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在经贸合作中要突出资源合作、中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合作,通过在俄开展资源类产品加工,解决我省资源类产品不足的问题。加强跨境通道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同江铁路大桥,加快推动黑河公路大桥前期工作,推进东宁?乌苏里斯克铁路对接和绥芬河跨境铁路线路改造。调动省内外各种力量,合理分工,推动哈尔滨市成为对俄文化、教育、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对俄贸易交易中心、对俄合作企业总部中心,使之与我省边境城市承担的口岸功能相配合。绥芬河等边境口岸城市要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境内外园区建设。办好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在突出对俄经贸合作的同时,继续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扩大利用外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培养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是促进龙江发展的根本。要靠事业、感情、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省政府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