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到广东,并提出殷切期望: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而奋斗。
三年后的今天,*看望过的顺德区北?镇黄龙村村民张锡尧夫妇已成功脱贫,黄龙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到访过的深圳渔民村,其面貌也日新月异,渔民村股份公司开发的“幸福万象”楼盘建成了,居民的幸福生活迈上新台阶。
黄龙村与渔民村的变化只是这三年间广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加快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广东上下一心,脚踏实地,按照中央部署稳步有序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经过三年的奋力拼搏,广东交出了漂亮答卷,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一年上一个台阶,2013年GDP突破1万亿美元,2014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民生投入逐年增加,2014年,全省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民生类支出达到6177.11亿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67.63%,超过2/3;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振兴发展,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省统计局预计,广东有望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稳中有质的良好态势。1月至9月,全国GDP同比增长6.9%,广东增速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广东经济发展对全国的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人均GDP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年来,广东以“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为总目标,牢记*在广东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的嘱托,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通过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推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等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并有效扩大了广东经济发展的长期优势。
水有源头方能行远,草木有根方得滋长。经济的平稳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广东经济率先进入新常态,但依然保持中高速。“十二五”期间,从2011年到2015年上半年,广东GDP年均增速接近8.5%。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1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2013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2014年,广东人均GDP达到63469元,同比增长7.1%,突破1万美元大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做到一年上一个台阶。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趋于下行的发展环境,广东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广东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稳中有质的良好态势。1月?9月,全国GDP同比增长6.9%,广东增速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广东经济发展对全国的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创新驱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服务业比重提升,经济增长动力继续调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5%,占GDP的比重达到51.2%。1月?9月,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447.66亿元,增长9.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8.1%,比2014年全年高0.5个百分点;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750.71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01.59亿元,增长9.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6.7%,比2014年全年高1.6个百分点。
??改革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民资投入动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新登记企业快速增加。1月?8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6%,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53.7%。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地位继续提升。前三季度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整体GDP增速,民营经济总量占比预计提高到5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经济发展中“新”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网上购物方面,1月?9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561.89亿元,同比增长59.5%,增速比1月?6月加快7.5个百分点,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拉动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
惠民生
“十二五”期间,广东绝大部分地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基础养老金、残疾人保障、孤儿保障6项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
民生投入占总支出超2/3
全面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只有最大范围的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算真正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近年来,广东居民收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且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增速要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015年,在经济稳定增长、企业加薪、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广东居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75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离不开“惠民生”力度的持续加码。近年来,尽管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财税收入增幅也有所收窄,但广东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却丝毫不含糊,不仅支出总量保持增长,支出比例也逐年上升。2014年,全省财政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而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全省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民生类支出达到6177.11亿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67.63%,占比超过2/3,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强化底线思维。其中,底线民生保障工作事关困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权益,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共同努力下,“十二五”期间,广东绝大部分地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基础养老金、残疾人保障、孤儿保障6项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
广东建立了底线民生保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2013年底,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至2017年全省底线民生保障资金总支出超过820亿元,惠及5400多万人次。今年全省投入各项底线民生保障资金达227.19亿元。
广东各地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对民生保障资金给予了优先安排,底线民生保障资金均按照分担比例全部纳入本级政府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从2014年到2015年,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
2014年9月,在农村五保方面,全省各县(市、区)农村五保供养年人均分散供养标准为6200元,比2013年增加1500元,由2013年的全国第8名提高至第5名。到今年7月,年人均分散供养标准提升至6500元。
补短板
实践证明,通过调整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既为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拓展了经济腹地,带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粤东西北振兴促区域协调发展
*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谈不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等正是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困难:前两年,粤东西北12个地市只有阳江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仍超过2.6。因而,广东能否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关键和难点在于粤东西北地区能否加快振兴发展和城乡能否进一步协调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广东的“当家人”深谙此理。2013年7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5年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大力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自此,粤东西北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2014年粤东西北GDP增速比珠三角高1.5个百分点以上。
系列配套政策与举措亦紧随而出。201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作会议,部署调整加强全省对口帮扶工作,明确由珠三角6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8市。一年后,双方建立起由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帮扶市共派出377名帮扶干部到对口指挥部工作,43亿元帮扶资金注入粤东西北,共999个计划投资总额达4700亿元的产业项目陆续引进到粤东西北并相继落地。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调整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既为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拓展了经济腹地,带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同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缩小城乡差距、补齐短板发挥了关键作用。最新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经过两轮“双到”扶贫开发工作,249.2万贫困群众受惠脱贫,并走上致富路,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事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除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包括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广东除了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投入等领域持续发力,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在稳步推进并取得明显的实效。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东虽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展望未来三年,仍任重道远,需凝聚全社会共识,奋力攻坚克难。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中华儿女数千年来的美好寄望。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的努力,迎来了距离实现这一“小康梦”最接近的时刻。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当戮力前行,在为实现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上镌刻出又一枚勇立潮头的军功章!
*考察广东以来的这三年
1.经济发展 经济保持中高速
2011年?2015年上半年,广东GDP分别增长10.0%、8.2%、8.5%、7.8%和7.7%,年均增速接近8.5%,预计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
“十二五”时期,广东经济增速的预计目标是8%以上,按照今年的发展情况,实现原定预计目标不成问题,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
“十二五”时期 广东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1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2013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67809.85亿元 约占各省份合计的1/10,自1989年以来已经连续26年稳居全国各省份第一,广东经济对全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5年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
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广东人均GDP稳步提升
2011年?2014年,广东人均GDP年均增长7.6%,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7%的速度
广东人均GDP
2011年突破7000美元大关;
2012年迈上8000美元大关;
2013年再上9000美元台阶;
2014年达到63469元 增长7.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332美元。
突破1万美元大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一年一个台阶。
2.民生建设
近年来,“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一直是广东发展主线。
2014年,全省财政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而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全省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民生类支出达到6177.11亿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67.63%占比超过2/3,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广东建立了底线民生保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2013年底,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提高我省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至2017年全省底线民生保障资金总支出超过820亿元,惠及5400多万人次,今年全省投入各项底线民生保障资金达227.19亿元,广东各地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对民生保障资金给予了优先安排,底线民生保障资金均按照分担比例全部纳入本级政府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从2014年到2015年,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
2014年9月,在农村五保方面,全省各县(市、区)农村五保供养年人均分散供养标准为6200元,比2013年增加1500元,由2013年的全国第8名提高至第5名,到今年7月年人均分散供养标准提升至6500元。
3.协调发展
2013年7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5年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大力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自此,粤东西北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2014年粤东西北GDP增速比珠三角高1.5个百分点以上。
201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作会议,部署调整加强全省对口帮扶工作,明确由珠三角6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8市。
一年后,双方建立起由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帮扶市共派出377名帮扶干部到对口指挥部工作,43亿元帮扶资金注入粤东西北,共999个计划投资总额达4700亿元的产业项目陆续引进到粤东西北并相继落地。同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缩小城乡差距、补齐短板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新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经过两轮“双到”扶贫开发工作,249.2万贫困群众受惠脱贫并走上致富路。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