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本溪过年的风俗有哪些,本溪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时间:节日习俗 上大学网

本溪旧历年习俗

百节年为首。在中国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恐怕没有比春节更隆重、更富有民族特色了。虽然经历几千年风雨洗刷,却历久弥香,盛行不衰,传承不止。它那凝重、热烈、火爆的魅力,让人品味,让人咀嚼,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像服了兴奋剂似的围绕它色彩滨纷的光环舞蹈。“四时运在绾,一夕变冬春。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春节是冬天的结束,是春天的开始,是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亲合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不同日而乐,同岁而欢。春节像一剂强力的黏合剂黏合着中华民族。人们在吃喝、穿衣、娱乐、居住、用品等各方面,都焕然一新。每一朵生活的浪花,无不浸透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过年”了。那时有个说法:“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写大字(指写春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做新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到酉(贴对联年画)” 。农村旧历年,虽然从腊月初就开始置办,一到二月二才结束,故有“耍正月,闹二月” 之说。

腊八粥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听老辈人讲,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我很喜欢“腊八”,那时有句话: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因为过了腊八,年就要到了,年到了就能吃上好东西了。

在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关于吃腊八粥的习俗,老人们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这天,天刚亮,我看到妈妈起来烧水做饭,把一些红枣、核桃、红豆、绿豆、黄豆、黄米、玉米、小米等放在锅里熬成粥,这就是腊八粥。

腊月初八这天还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十几天后,正值春节,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算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泡腊八蒜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祭灶王

腊月二十三日,又称为小年。民谚曰:“二十三,祭灶王。”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神,在民间叫做“灶王爷”。记得小时候有个民谣:“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跨着枪,驾着雾,上云天,言好事,保平安。” 其实这个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的特派员、包打听,“管人住宅,二十四时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开始,“灶神每月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日)上天言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晋葛洪《抱朴子》)即大罪要被减寿三百天,小罪则减一百天。后来,这位监护神也变懒了,逐步由每月上天一次改为每年上天一次,祭灶也改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灶神",把在厨房监视人们吃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上天奏报。玉帝如果听了不高兴,就要降下祸殃。为了对付“灶神”,老百姓想出了一个办法,即在“灶神”上天的腊月二十三这天,用“糖瓜祭灶”,意图用麦芽糖胶住灶神的嘴巴。这样一来,灶神就不会去搬弄是非了。我想这也就开了中国几千年来行贿受贿的先河。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妈妈把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设供祭灶。设祭之前,将墙上旧的灶神像揭下来,在香炉前焚化,表示灶神升天了。设祭之后,全家来祭礼,点香斟酒,摆上供品。供品中主要是糖果瓜类,这是取甜的意思,灶神吃了它,上天以后就不说人们的坏话了。大年三十夜,再把灶王接回家张贴新的灶神像,神像两边贴上千篇一律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人们对灶神的祈祷。

扫尘土

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虽说“二十四,扫尘土”,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每年从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这段时间都叫做“扫尘日”,也叫“迎春日”。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 (尘)布新的情感愿望,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这一风俗反映了人们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腊月二十四这天,我们全家总动员,拿着扫帚、抹布,把室内顶棚、墙壁、箱柜以及庭院等处来一个大清扫,扫除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扫尘日过后,全村人开始忙活起来了,杀年猪、灌血肠、做豆腐、熬大块糖、熬黄米酒、撒年糕、烙粘火勺、蒸年豆包,筹备过年食用的丰盛食品。

办年货

办年货,又叫打年纸。进入腊月,村里成群结队赶大集置办年贷。天不亮,村子一时间被喧嚣包围。男人们忙着套车,发动小拖拉机乡,三轮摩托车,女人们在镜前梳妆,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像是走亲戚朋友,互相邀约,结伴而行。

乡间大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空场上。五天一场,十天一集。每到赶集的日子,人流物流源源不断汇聚而来。吆喝叫卖,人头攒动,挨挨挤挤,热热闹闹,原先的场地一下子变小了。村民们买了红纸、蜡烛、香、烧纸、灶神、天地爷、门神、年画、鞭炮还有花布、糖果、酒、酱油、花椒大料等,高高兴兴回到家。

贴对联年画

春节将至,大家小户的院门、房门、仓房门、猪圈、鸡架,乃至山墙、大梁上、马车上、石磨上,都贴满了春联,鲜红耀眼,辉映着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串,黄玉米吊,大地上皑皑白雪,分外鲜艳美丽。这种火红、兴旺、祥和的气氛,在城里是看不到的。春联成为乡间过年的标志。

村里人们再穷也要贴春联,不贴春联的人家是因为守孝(老人故去三年内不贴春联)。我童年时,乡间百十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先生为村人写春联。村里人早在十天前就把红纸拿去排号,等到除夕那天才从老先生那里取回贴上。每到这时,我就到老先生那里看他写春联,帮着研墨。老先生敬惜纸墨,戴上老花镜,写得极认真,一笔一划,字迹浓重端正,刚劲有力。他每写一个字我就向前移动着红纸,写完一付对子后,我就放在炕上晾干。老先生肚子里装着很多联语,根本不用照联书上写。写祖先对就写“敬祖先长命富贵,孝父母金玉满堂”,大门对写“向阳门第早逢春,勤俭人家庆有余”,房门对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还有肥猪满圈、金鸡满架、青龙大吉、抬头见喜、虎架金梁等等,一色是吉祥如意的过年话。贴福字故意贴倒,意谓福到家了。春节时,村上最耀眼的是春联,火红一片,成了乡村的一道风景,乡民们用春联道出他们的心声和希望,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春联是乡间春的源头,它联结着万象回春的大地,万代长春的乡间!

过年前家家都要给自己的孩子买几张年画儿,有钱人家当然可以买回各类年画儿挂在室内的一些墙壁上。大吉大利的庆祝春节画儿,历史故事画儿,劝善画儿,儿童娱乐画儿,风景风俗画儿,戏剧剧照画儿等。我家里总是必买几张画儿,有吉庆有余的面儿画着一个胖嘟嘟的胖小子,他头上梳着两个抓髻,上身穿着一个大红兜肚,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有的光着两条腿骑在一条大鲤鱼身上,旁边还画着几只螃蟹。这画面儿涵义即借鲤鱼表示“余”,既表示吉庆又暗喻年年富裕。我那时极其淘气,有一次看到画面儿的孩子的小便旁有一只螃蟹,于是就问奶奶:“这螃蟹干吗哪?”奶奶说:“这孩子淘气,所以螃蟹要夹他‘小鸡儿’。凡是淘气的孩子,螃蟹都会用夹子夹他的‘小鸡儿’!”还有一张可能是“招财进宝”或“天官赐福”, 还有几张都是历史知识或戏剧画儿,内容似乎是随着对我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更新。记得,我朦胧中听到父母给我介绍的第一张历史故事画面,内容就是《包公打銮驾》。借着这张画儿,父母给我讲述了历史上铁面无私、忠心正直的包公,教育我要学习包公的品德。

除夕夜

除夕夜是过年的正日子。吃年饭、包饺子、吃夜宵、守岁、接神等年事活动。吃年饭是年俗中最重要的一项,年饭极为丰盛,煎炒烹炸,样样俱全,莱肴必须是双数。无论穷富,鱼总是必不可少的,以图个“年年有余”。全家围坐,即使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要兼程赶回家,吃上这顿除夕的团圆饭。

包年饺子。饺子音似“交子”,为贺岁的传统美食。大年三十,天刚黑,妈妈在光线不足的厨房里忙碌着。“梆梆梆”的垛饺子馅的声音响遍了村子,几乎是一个声音,一个节奏,像踩高跷的鼓点,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声响中。年饺子要选上等好料,肉是不肥不瘦的五花肉,菜是新鲜可口的酸菜?菜。垛好的肉菜合拌后,加上金黄的豆油香油,碧绿的葱花,粉红的虾仁儿,花椒大料等佐料,一盆香气浓郁,五颜六色的绞子馅就完成了。端上早已揉好的面,全家人欢欢乐乐开始包饺子了。揉面的揉面,赶皮的赶皮,包饺子的包饺子。包年饺子有个说法,包完剩面是预示明年粮食丰收,剩馅是预示明年蔬菜丰收,剩饺子皮有衣穿。童年的我,只好把家人包好的饺子一行行摆在方盘上。摆饺子也有讲究,要横成行竖成趟,象征来年财路四通八达。年饺子与往常的不一样,个头要大,包的鼓溜溜,状如元宝。妈妈说,包的饺子个头大像元宝,饺子下肚,财宝也招进了家门。包的饺子个头大,明年养的猪肯定肥。包的馅多,煮时皮胀破了,明年就挣钱多。煮饺子的柴火要用杏条,意味明年日子会幸起来,当饺子在锅里飘起来时,全家人齐喊:起来了!象征新的一年日子能兴旺起来。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象征新的一年能挣到钱。年饺子里面还包有一些取意吉祥的东西,比如糖、花生、枣、栗子什么的,还有崭新的硬币。谁吃到了,会给一年带来好运气。全家人说着笑着,不一会,一方盘的饺子就包完了。

年饺子还有个故事。古代有个名医叫张仲景,他看到数九寒天之时,许多穷苦人家仍然衣不蔽体,有人甚至冻坏了耳朵。心里很急,为此专门研制了“偏方”为穷人们舍药疗伤。这偏方的做法就是将一些祛寒的药材和羊肉、辣椒一起放在锅里煮炖,然后切碎用面皮包着再煮熟,即可食用。此“药”状如耳朵,故取名“祛寒娇耳汤”,每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下肚,便会觉得全身舒畅,双耳发热,疗效显著。于是张仲景就从冬至起,一直到大年三十天天舍药,直到治愈了所有乡亲的冻伤。为了纪念这大善人大夫每逢冬至人们也自己仿着做“娇耳”,天长地久,成了习俗,“娇耳”的雅号也因为拗口而逐渐变成了“饺子”。过去穷人吃不起饺子,就是能吃得饺子的,也是包两样,一样是白粉肉馅的,一样是荞麦面菜的。白粉肉馅三十晚上吃,荞面菜馅的正月吃。

这时,满村上空硝烟弥漫,鞭炮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等我们从外面带着一身冷气和硝烟味回来,妈妈已经把一锅飘浮着像天鹅一样的饺子捞出来了。煮好的饺子,先供灶王,保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再敬祖先,保佑全家和和美美,顺顺当当。然后全家人才能吃。奶奶把腊八蒜和醋香油分放在小碟里,听着隆隆的鞭炮声,吃着妈妈包的年饺子,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吃了有钱的饺子。“奶奶,我吃了二个钱。”“好啊,好事成双。”“奶奶,我吃了八个钱。”“好啊,八方进财。”“我吃了四个钱。”“好啊,孩子四平八稳。”无论你吃几个钱,奶奶都说好,也总有一套吉祥话送给你。

守岁,是指终夜不眠,守着新年到来。旧时守岁,比较单调,家人围着火盆而坐,吃着冻梨、山里红、嗑瓜子,谈笑说乐。老人讲古,破闷儿,或打纸牌。孩子们支咯拉哈,直到天明。

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子时一到,全家人都穿上新衣、新袜子,本属年的人还要穿上红内衣,系上红裤带,意为新的一年走红运。人们提着灯笼,带着香和烧纸到街上去接财神和喜神。接完神后,全家人要在祖先案前焚香上供,虔诚叩拜。然后依次给长辈拜年。这时孩子们最为活跃,因为给长辈拜年叩头会给“压岁钱”。还有抱柴习俗,从屋外往屋里抱柴,意为“添财”。家家挂灯笼杆,扎上松枝,高挂灯笼。与此同时,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烟花,以驱邪除灾,增添节日气氛。

拜年、扭秧歌

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早起,换上新衣,在家庭、邻里之间,相互拜年问好。拜年一直持续到整个正月。先拜本家、本族,叔伯之亲,次拜外戚,再拜朋友世交及邻里。新婚夫妇一般在正月初二这天,带上四彩礼拜老丈人。

从初二到初五,村里要举办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耍龙灯、踩高跷等。咚咚锵,咚咚锵,随着锣鼓和喇叭声,一春八夏同泥土打交道的庄稼人,望着大囤满,小囤流,肥猪欢,鞭炮响,谁不想在这腊尽春回的欢欣的日子里,好好乐呵乐呵呢。多少红男绿女在秧歌场上扭得那么倾心,那么尽兴,完全沉浸于一个欢乐的世界里了。戴乌纱,顶蹼头,着凤冠,裹青巾,穿朝服,蓝衫,绣衣,短褡,红脸关公,黑脸李逵,孙悟空,猪八戒,白娘子,许仙,工农商学兵……黑压压的人群上,突然兀现浓装艳抹的古往今来的各种角色,珠翠闪闪,衣袂飘飘,委实动人。那步法有“剪子股”、“鏊三角”、“四块玉”、“五瓣梅”、“泥鳅穿沙”、“喜子摆柳”等多种花样儿。边舞边唱,有单出头,有一人唱,众人合,“呀儿油”,“呀儿哟”,“依儿哟”,反复多遍,委婉悠扬,余音不绝。高跷队伍中,少不了一个打霸王鞭的,也叫“傻柱子”。那角色犹如戏台上的小丑,插科打诨,抓哏逗笑,猫着腰在“公子”,“小姐”间钻来钻去,整个场面便被搅得如一锅滚水似的活跃。“傻柱子”不施粉黛,不穿锦绣,腰系一串铃铛,队伍未到时,他先打圆场,几声鞭响,腰铃当当,简单几个动作便把观众摆弄得前仰后合。高跷队的前头是耍龙的。二十几个壮汉分两班轮换。举龙头的怎么走,后面的就怎么跟,龙头上下左右舞动,闪、耍、折、穿、交、绞、踅、跃、旋、卷,一条长龙,或腾,或飞,或逶迤,或抖擞,舒卷自如,伸屈有致,仿佛正霭然行云,霈然作雨,使人似乎看见了闪电,听到了雷鸣,直觉得雨点子砸将过来。

跑旱船的。北方河水封冻,不能划船赛舟,人们便在陆地上划起了旱船。那旱船,竹扎,布糊,饰以花卉,图案,丝涤彩带,又精致又美丽。一老翁撑船,一少妇驾船,二女子帮船,后面跟着一个俏不愣登,浪不巴唧的老婆子。艄公领船,踩着高跷队的鼓点儿,迈着急匆匆又稳当当的碎步儿,或前走,或后退,或绕圆场,或趋或蹉,或在原地踏步摇着身子,那旱船便显出或疾驰,或缓行,或遇险滩,或过激流,或搁浅,或停留的样儿。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本溪县民间元宵节活动比较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农家院内高竖灯笼杆。是夜,红灯高照,室内花灯齐亮。我家点上一盏油灯,听到灯捻子“劈啪”一响,迸出几星火花儿。奶奶说:“火花儿爆,喜来到!妈妈便点上红蜡烛,照照堂屋,照照厨房,照照猪圈,照照仓房,祈望全家亮堂堂,粮满仓,猪满圈,驱百病,除盗贼!

元宵节的秧歌主要是彩灯,有耀眼的荷花灯,翻腾飞舞的龙灯,色彩斑斓,流光异彩。灯节之夜,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出来观灯,走百步意寓祛百病。八十年代初,每年元宵节,县里都举办秧歌比赛,晚上还要彩灯,放礼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成为县城一景。晚上,青年妇女、儿童要到冰上滚冰,俗称“轱辘冰”,刨下顺茬冰,吃了不得病。元宵节不仅人间灯火通明,还要给亡灵送灯火,称“送灯”。

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是元宵,也有汤圆。

添仓日

正月二十五日,是添仓节也称供仓节,是祈求丰年的节日。这天村里人家都煮粘黄米饭,先盛一大碗,插上高梁杆编成的小马、小车、锄头、犁杖等,放在粮仓中,马车往仓里运粮食,以祈求五谷丰登。饭盆放好后,添饭三次,俗称“添仓”,象征粮食增产。

春龙节

春龙节,也称中和节,俗称“二月二,龙抬头” 。此时正是惊蛰前后,阳气上升,冬眠蛰居的龙,也被春雷惊醒,抬起头来,故有此说。二月初二这天,早晨起来用灶灰撤院中,左右画画圆圈,圈中撒五谷杂粮,称“粮囤”,在仓门前撒成梯子形,叫五谷丰登。又撒到大门至井治,叫“引龙”,以祈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在这天要吃猪头、春饼、龙须面。这天禁忌,不能动针线,怕伤龙眼。不能铡草,有民谚“冬不推,腊不倒,二月二,不铡草” 之说。

民间有剃龙头习俗,这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儿童衣背后佩“龙尾”,以示长大成才。

二月二,龙抬头。春节从腊月开始、正月高潮、二月结尾。龙已经昂首起身,绵绵的春雨就要普降大地,润泽四方了。于是就听到这样的歌谣:“二月春风龙抬头,春雷隐隐春雨稠;春龙在田耕作忙,年年福满万家楼。”

本溪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本溪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