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常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时间:节日习俗 上大学网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常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常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常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常州吟诵

常州吟诵是江苏省常州市的汉族传统音乐形式,是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吟唱古典诗词文章的艺术。常州吟诵横跨文学、音乐、语言三门学科,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州吟诵的基本内容相当丰富和全面,主要有吟诗的音调(包括吟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等“近体诗”的音调和吟“诗经”“乐府”“楚辞”杂言诗等“古体诗”的音调),吟词的音调以及吟文言文的音调等。

常州吟诵属于吴地吟唱流传下来的一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如《战国策·秦策二》中就有“诚思则将‘吴吟’”的描述,可以算是运用吴语吟诵的最早记载。秦汉以后,“诗”“歌”虽然分家,但吟诵作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仍以其独具的魅力被传承了下来。即便在魏晋南北朝的“清商乐”中,也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吴吟、越唱的影响。至唐、宋二代,有关“吴吟”的描写更不乏见于文人诗作,其流行的程度可见一斑。明清以降,常州读书之风炽盛,文人名士辈出,为东南之冠,有“常州星象聚文昌”(袁枚)的美誉。由于吟诵历来为前人惯用的读书方式,而读书风盛又带动了常州吟诵风盛,故“吴吟”传统在当地被很好地继承下来。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近代,直到“五四”运动前,吟诵不仅是当地文人在创作、交流和欣赏诗文时的通用方式,也是少儿学习诗词古文必不可少的入门工具。“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白话文、新体诗逐渐取代了文言文、旧体诗的历史地位,传统的吟诵艺术渐趋衰微,吟诵日见稀少,以至于吟诵成为了少数文人学士掌握的“绝学”品种。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采集、收录的情况看,吟诵者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界,所吟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还保留着历史的传承,与社会上零星分散的艺人或爱好者(仅吟“绝句”)相比,其掌握的吟诵音调要丰富得多。首先以音乐为视角对吟诵艺术进行论述的,是常州人、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者、著名音乐家赵元任。他早在美国录下常州吟诗的音调,发表相关专论和《常州吟诗的乐调17例》,使常州吟诵闻名国内外。

常州吟诵的内容主要包括古体诗(四言、五言、六言、杂言诗等)、近体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律词(长短句词调)、古文名篇四大类。其吟诵方式与唱歌不同,没有乐谱可循,主要在于口头传承和灵活自如地运用,不用乐器伴奏,郭沫若先生曾将之形象地比喻为“无谱的自由唱”。

由于常州吟诵采用的是常州方言声调(平、上、去、入四声除上声仅为阴上外,其余三声皆分阴、阳,实有七声),比较接近于中古汉语音韵体系,因而较多地保留了古典诗词文学的音韵美。在吟诵上注重感情的表达,强调气势与韵味,故而有“吟文四十八法”和“阳刚”、“阴柔”之说。

若从音乐角度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基本腔法:一是“格律腔法”,多适于近体诗;二是“显基本腔法”,多适于五言、七言古体诗;三是“隐基本腔法”,多适于古文、古体诗;四是“核心腔法”,多适于律词小令。其旋律节奏与吟诵腔调的平仄声调(常州方言)紧密关联:如影响到旋律走向的“平低仄高”“平直仄曲”,决定节奏疏密的“平长仄短”等。特别是其音步、节律特征,主要以“诵”为基础性节奏(一字配一两个较短音),通常是在与“吟”(一字配一个或几个音连缀的长腔)相结合的情况下体现出节奏特色(如两字一短顿、一句一长住),故“亦诵亦吟”是最常见的节奏形态。虽然不同传承人之间的吟诵腔调不尽相同,民间有“一人一调”说法,但总体上音乐风格依然统一。

常州小热昏

小热昏是江苏的一种曲艺形式,曾广泛流行于江浙一带,原是以流动说唱形式卖梨膏糖的行业艺人的统称。常州小热昏是伴随着常州梨膏糖的生成历史应时而生的,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常州地方史料记载表明,常州小热昏兴盛时期,曾广受民众的青睐和欢迎,成为苏南,尤其是常州地区广大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当年常州小热昏艺人曾一度走出常州,足印遍及苏南、苏北及浙、皖等地。

清末民初,江浙地区的卖梨膏糖行业分成了几大帮。摆起糖摊在固定地点熬制梨膏糖、唱卖的叫“文卖”;背着糖箱流动说唱卖糖的,叫“武卖”,而当时盛行于常州的便是“武卖”艺人。“武卖”艺人主要说唱本地新闻,内容大多为讽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艺人们为免遭破孩和麻烦,取名为“小热昏”。常州小热昏内容生动风趣,说白滑稽幽默,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小调,故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常州小热昏的演唱程序主要有:开场、卖口、唱曲、卖糖、唱篇。常州小热昏演唱曲调一般有两大部分,一是大量运用民间小调,配上唱词演唱,如青年曲、梨膏糖调、杨柳青调、宣卷调等;二是运用常州滩簧、、黄梅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曲的曲调,配词演唱。

小得林包云飞和小名利吴金寿是常州小热昏生成和传承影响最大的两位领军人物。包云飞在常州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有60多人,当前的代表性传人有叶莉莉、范兆余、洪平等。

两乐句或四乐句的唱腔形式构成了小热昏的基本曲调,小热昏旋律起伏平稳,唱腔富于叙说性,形成一种既是唱又象说的演唱风格。常州小热昏演唱篇目、曲目达60余件(篇)。这些篇目和曲目,完好地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了古代、近代江南地区的民俗风情,是当今我们研究古、近代江南社会史、民俗史的珍贵资料。常州小热昏在发展、传播中,吸收了苏南民歌、乡土小调、常州唱春、常州道情等音乐元素及素材,不断完善了自身。而相辅相成,常州小热昏的许多曲艺短篇段子,又被逐渐移植或改编成独脚戏、滑稽小段等节目演出,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我们追寻江南民间艺术史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小热昏正是苏南滑稽戏形成的母胎。

金坛抬阁

金坛抬阁是一种生成历史悠久的大型民俗活动,曾广泛流传于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及周边地区。

金坛抬阁活动兴起于明朝。当年,戚继光带兵打败倭寇后,为加强安全,将金坛城墙加高了三尺。金坛百姓欢欣之际,便在庙会出会时,举行了隆重的抬阁活动,以祈求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此后金坛抬阁活动代代传延。

初时金坛抬阁的形成,是经戚继光军队中的湖北籍士兵的悉心传授,吸纳了湖北民间的抬阁的部分艺术元素,后经金坛民间艺人的多次改进、发展,使之溶进了金坛的本土特色,从而独树一帜,更具观赏性和表现力。

“阁”的制作是以木桩和插销为“骨”,以“桩”载人,分层连体固定。出行时由十六个壮汉“八抬八插”,即八人用肩抬着,八人用扛插撑着。“阁”为六尺长、五尺宽的长方形座架,有四条腿的长方底座,底座中以木杆为支架,饰有假山、曲桥、栏杆、花卉、绿荫和亭台。“阁”以“桩”为依托上下连成一体,由高至下分五层为顶桩、二桩、三桩、四桩和末桩,上下高达两丈五尺。“阁”上共有5至7个塑扮各种戏剧人物的童男童女(年龄均在十岁左右)。兴盛时,金坛曾有城隍庙、忠佑祠庙、河西庙、李王庙、八蜡庙、殿值祠、河东庙等7支“抬阁”群体同时出会,规模和声势十分浩大。抬阁出行时由锣鼓乐队相配合,或是锣鼓器乐班,或是管弦乐器队,富有强烈节奏感。抬阁者踩着“抬阁锣鼓”的节拍,既能合力保持上层的重心,又能统一行进步伐,其气势壮美铿锵,摄人心动。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发展,金坛抬阁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其造型典雅,加上铿锵有节奏的吹打乐相伴,气氛浓烈,场面壮观,犹如一个个抬在肩头上的流动戏台,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背景、仪俗、内容、造型和规模以及相配应的吹打器乐,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江南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金坛抬阁还是一种与传统戏剧结合得甚为紧密的杂技表演艺术,属民间艺术中稀有的珍贵品种,具有较高的江南史和民俗发生学的研究价值。

直溪巨村舞龙

直溪巨村舞龙生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源于巨村,且龙身大而特长,故又称巨龙。

元末明初,刘基(刘伯温)在巨村坐塾馆任教时,曾潜心研究天象地理,为辅佐明太祖逐破折风水,指点百姓在村前挖河造桥。为求太平盛世便引导巨村人兴起“龙会”,以舞龙娱神娱人,以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此后代代传延。

明初,巨村舞龙曾晋京入宫,明太祖朱元璋看表演后龙颜大悦,钦赐御笔“巨龙巨也”。

巨村舞龙初时是以稻草为材料扎制而成,长约15米至30米左右,由七八个人或近20个人舞动。此后数百年间制作工艺不断发展,在清末逐步改为以竹篾扎制,骨架外裹以龙鳞状的布皮和灯饰作为制作材料。龙身也逐步增长,现在所舞的巨龙每节为2米,最长的龙身有100节,全长有200多米,需100多人协同表演。

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巨村舞龙的主要艺术特征。

巨村舞龙整场表演由“游龙”、“串八卦阵”、“翻小花”、“翻花”、“舞三步”、“跪舞”、“坐舞”、“过仙桥”、“罗汉盘龙”、“长龙翻身”等18道程序组成,通过跳、钻、游、叠、戏、盘等基本套路和串阵、翻花等过渡动作,表现蛟龙腾渊的威武身影和风采。舞者动作矫健,舞姿变化多端,艺技娴熟。所有舞蹈动作都在龙的游动中进行,显示出“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的艺术效果。总体龙舞造型生动,转换巧妙,动作间的衔接和递进十分紧凑。龙身特长而舞动轻便灵活。整体表演都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进行,每个套路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雄浑强悍,气势磅礴,所有表演人员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其套路难度和阵容,为一般龙舞所罕见。

1999年9月,巨龙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喜迎新世纪舞龙大赛”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张弛有度的鼓点节奏和高难度的动作造型,荣获单龙组的金奖。1999年12月,巨龙赴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获得了银奖和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的提名,其后又应邀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澳门回归的庆典表演,获得庆典纪念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金坛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的发源地在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境内的董永村。董永村位于金坛西北部,近靠道教圣地茅山。董永传说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妇孺皆知,且文史上有据可查。在光绪版《金坛县志》中,关于孝子董永和七仙女及其子鹤生的传说内容有多处记载。在境内,其相关的遗存、遗迹和实物多达40多处(件)。

金坛直溪镇的董永村有一座董永庙,庙门有一石刻对联——“卖身葬父垂孝德,天遣仙姬陌上迎”,概括了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精华。该庙有前后两进约70多平米,庙内墙壁上绘有“二十四孝图”。在董永村的东面有一座方形跨河石桥,名叫“望仙桥”,传说因董永携子董鹤生于“七夕”在此桥上望迎生母而得名。此桥重建于乾隆年间,并有碑石刻文《望仙桥重建记》,详细记载了董永与七仙女之事。董永与七仙女定情的老槐树,现仍生长在距董永村不远的金坛建昌镇吕村中。1955年拍摄电影黄梅戏《天仙配》时,扮演七仙女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曾与导演一起来此老槐树下寻根。距老槐树东南约两公里的傅家村,相传为当年董永在傅员外家卖身赎债之处。

董永村西十余里的茅山顶宫立有碑文:“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朝世尊”。据史料记载,最早赞颂董永事迹的《孝子图传赞》的作者、汉代文学家刘向和《搜神记》的作者、晋代学者干宝,此前都曾游览或寄居过茅山。金坛历代名贤咏叹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诗词也很多。明代欧阳里的《过董永桥》、明末曹建孙的《望仙秋月》、清代李秉阳的《董坡怀古》和《董孝子庙》中,均有赞颂董永孝行的内容。不同版本和外传的“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故事,在该地民间流传较广的多达数十个,并有若干相关内容的延伸。

董永行孝故事起源于金坛直溪,虽然未被列进古代正史,但众多有关典籍中的史料记载翔实。人们通过世代口头相传这一方式,用地名和文化遗迹等多种形式,将故事中的情节固定了下来,这证明了董永故事具有的真实性特征;而这一传说,经过历代文学家的艺术加工,逐步演变成惊天动地的天上人间情缘,演绎为孝心感天、卖身织缣、下凡结缘、满工回家、天地同心等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动情节,使其历经千年岁月而不衰,成为古代青年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典范。金坛董永传说发祥地,被多家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影响。各地相关专家学者接踵而至,来收集、挖掘素材、资料,惊叹于金坛的董永传说历经千年,其内容的传延却生生不息,实属罕见。

蒋塘马灯舞

蒋塘马灯是流传于江苏溧阳市社渚镇蒋塘一带的传统舞蹈。

蒋塘马灯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因蒋塘义军首领虞顺祭祀抗辽英烈杨家将等民族英雄而形成跳马灯的习俗,传承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时间。蒋塘马灯又称竹马灯会,定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出马祭祀,除了春节,农历十月初一是蒋塘马灯的重大庆典活动,人们亦会跳起竹马灯,以此缅怀英雄,表达良好的祝愿。

蒋塘马灯,用竹篾仿马扎制,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十匹马是神马,配有神将、马童、护卫者、执事人、旗鼓铳手等相应角色。十位神将身披战袍、头戴木雕傩面具,其余人等身着黄衣黄裳。头马为杨文广;二马是巴焦女将军;三马为俄皇万岁;四马交通大将军;五马观音大士;六马虞氏一品夫人;七马黄道士;八马魏化大将军;九马黑魁大将军;十马祠山大帝张渤。

蒋塘马灯表演,分上下两场,场面壮观。上半场表现杨家将率众抗击敌军。“令”旗指挥十匹神马,首先是“包围敌军”,十匹神马踩着鼓点依次围场转圈,先小圈后大圈,先慢走,后快跑,越跑越快,奔跑跳跃,象征正在包围一座城池;二回合“力杀四门”,城池内有四面战旗,象征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三匹神马依次跑圈,金鼓齐鸣,马铃叮当,爆竹震耳,一派雄浑刚劲的疆场气势,象征攻打三座城门,留一城门;三回合“攻破敌城”,四匹神马依次跑转圈,象征城已攻克;四回合“全歼敌军”,十位战神手握刀枪剑戟,在神马包围中间奋力刺杀,人喊马嘶,刀光剑影,杀声震天,象征攻城后追杀残敌;然后由头马杨文广,二马巴焦绕城转圈,象征瞭望战果、观察敌情。攻城成功了,锦旗迎风猎猎,时而高举,时而舞动;锣鼓,时而敲打出“走马锣”,时而敲打出“急急风”;“招军”(一种吹奏乐器),时而吹奏出高昂激越的哨声,时而吹奏出爽朗的欢笑声。十匹神马兴高采烈,十位神将欢欣鼓舞,逐次排列出“天、下、太、平”阵图。下半场表演军民共庆胜利,祝福万民安居乐业,逐次排列出“五、谷、丰、登”阵图。

蒋塘马灯以“跳大场”为主要表演内容,同时又以十匹马登山竞赛的形式占卜,祈求风调雨顺、众生平安。

蒋塘马灯具有讴歌民族英雄的鲜明主题,在弘扬英雄精神、传承传统艺术的过程中,不仅净化了村风民风,而且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促进本土文化建设等都具积极的促进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蒋塘马灯活动日趋活跃,业已成为苏皖边界地区的春节一大民俗文化景观。在常州民俗风情旅游节和溧阳茶叶节等重大活动中,蒋塘马灯的精彩表演,受到了专家、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封缸酒是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2%―20%,属于低度酿造酒。封缸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殊未知氨基酸及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故被誉为“液体蛋糕”及“营养酒王”。2008年,江苏省丹阳市、金坛市申报的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作为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阳,故丹阳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称。

丹阳封缸酒以当地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粒大、均匀、洁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质清甜、含多种无机盐类矿物质的玉乳泉水,配以特制酒药,经低温糖化发酵,在酿造中,当糖分达到高峰时,兑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后,立即严密封闭缸口,养醅一定时间后,抽出60%的0,再进行压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坛,再严密封口贮存2-3年即成。

丹阳封缸酒,“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酒色综红、明亮,香气浓郁,口味香鲜。酒度40度含糖分28%以上,总酸0.3%。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在全国甜型黄酒中评比名列第一。

金坛封缸酒产于江苏省金坛县,起源于秦时,在金坛民间流传已近千年。据史料记载,秦时农历霜降至次年立春,金坛民间即有酿酒师走村串巷以糯米酿酒,经淘洗、蒸熟、淋净,加入草药为糖化发酵剂,发酵后制成酒,民间俗称“米酒”。此“米酒”技艺即为酿制“封缸酒”的源头。此后数百年间,酿制技艺代代相传,并逐渐成熟。元朝末年,朱元璋东征时曾驻跸金坛顾龙山,饮得当地百姓自酿的“封缸酒”,赞不绝口。朱元璋登基后,金坛封缸酒被钦定为贡酒。

江苏金坛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这里盛产一种“标米”,其颗粒整齐、色白光洁,味蕴清香,性粘滋补,是糯米中的极佳品种,更是酿酒的上乘原料。金坛封缸酒是以地产“标米”和茅山泉水(今为城南钱资荡水)为主要原料,按照民间传统秘方精心酿制而成。

金坛封缸酒属甜型黄酒,与浙江绍兴酒、福建沉缸酒三者齐名,为黄酒中的翘楚。其色泽金碧自然,不加色素,澄清明澈,酒性中和,醇稠如蜜,馥郁芳香。酒内含多类糖分、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营养丰富,常饮能滋补强身,扶正祛邪,是一种高级饮料酒。

常州唱春

常州唱春,是常州地区历史较长、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民俗事象和民间曲艺演唱活动。它不仅流传在现在的常州市各辖市、区范围内,而且在旧时的常州府辖区如无锡、宜兴、江阴等地都有流行。早在1925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一篇研究文章中就明确指出:“唱春调,我们知道是江苏常州的出产。”

唱春,顾名思义,即在新春时节进行的演唱,旧时一般在春节农闲时出现,后来,民间逢庙会节场、婚姻嫁娶、造屋上梁、生日祝寿、营业庆典等喜庆场合都有唱春活动。

常州唱春演唱的曲调称“唱春调”或“春调”也称“常州调”,作为吴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孟姜女十二月花名调”(也称四季调)为基础,融进欢快的节奏和气氛,在春节或喜庆时上门演唱祝福,既自成一体,独具特色,又通俗易懂、轻装简易,深受群众的喜爱。常州唱春表演形式有单档(一个人)和双档(两个人)演唱的。单档艺人一手提黄铜春锣,一手持红木春板,沿村挨门挨户地演唱。每到人家门口,先敲响春锣,再开始唱曲。双档艺人以轻锣小鼓伴唱。唱的曲调为一迭四句,每句七字。如新春时节,踏上人家石阶时就唱:“脚踏金阶步步高,贵府门庭吉星照;唱春唱得满园春,一年更比一年好。”过去,不少人家门上贴了门神,唱春艺人见了必唱:“唱春唱到贵府门,贵府门上有门神;头戴金盔身披甲,手拿铖斧斩邪神。”

清代著名学者金武祥在论及唱春的诗和跋文中曰:“岁首先传俚唱春,喜闻吉语趁良辰;轻锣小鼓歌声缓,送遍家家龙凤春。入春,常有两人沿门唱歌,随时编曲,皆新春吉语,名曰‘唱春’,唱时轻锣小鼓,击之以板,板绘五彩龙凤,中书四字曰‘龙凤官春’”。上世纪30年代,常州籍民俗学家伍受真先生在其编著的《武进礼俗》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新春农闲,乡人携一特制小锣,名‘春锣’,在城市乡村唱七言短歌,谓之唱春,有能就眼前景物随时编唱成文者,频行,人家例须给钱为酬。”

常州唱春经典保留篇目主要有《孟姜女十二月花名》、《珍珠塔》、《梁祝姻缘》、《庵堂相会》、《百家姓》、《十张台子》、《十盏灯》、《唱八仙》、《十条毛巾》等。

新北区春江镇的宗仁祥、宗荣根、丁金发和武进区奔牛镇的蒋耀大是常州唱春当前主要的代表性传承人。蒋耀大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在高中毕业后的20余年间,专事在常州、丹阳、江阴等周边地区的乡村节场、茶馆表演常州唱春。蒋耀大生性聪颖,即兴表演能力强。可数个小时有声有色地吟唱数十种常州唱春的卷本。可谓“锣鼓一响,出口成章。”据专家考证和认定,常州唱春调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通晓明快,富于表演力,因而逐渐成了全国“十六个剧种、二十个曲种、十四个歌舞乐种的基本唱腔与主要曲牌”。

焦尾琴

焦尾琴是一种古琴。古琴也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蔡邕的“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被人们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琴”。经过江苏省、溧阳市多位有关专家多年的考证和调研,发现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蔡邕竟在溧阳有着一段看似平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生插曲,那张与他诗文一样流芳千古的焦尾琴正是在溧阳制作而成的。

蔡邕系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在朝廷为官时受到陷害,后携妻女“远迹吴会,亡命江海,十二年矣”。在吴地长达十二年的避难岁月里,蔡邕一直隐居在溧阳观山、黄山湖一带,读书、著作。

据传,蔡邕善弹琴,在溧阳,他教女儿蔡文姬弹琴。有一次蔡邕路过观山,看见有一个人正在拿青桐木当柴烧做饭,架起一口大铁锅,下面正在烧火,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阵作响,火势正旺。蔡邕在旁边经过,忽然发现一块上好的青桐木正在燃烧,他知道青桐木是做古琴最好的材料了,这样烧掉非常可惜,于是连忙把这块木材抽了出来,掸灭上面的火,他一边仔细端详着这块烧焦的木头,一边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他这种举动,把烧火的人弄懵了,蔡邕解释说:“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烧火的人笑道:“原来如此,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令蔡邕兴奋的就是这段被烧的青桐木所剩下的长度恰合琴身的需要,不过琴尾留下了烧焦的痕迹。蔡邕精心制作了一张古琴,他把烧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并给这琴取了一个极为雅致的名字:“焦尾琴”。“焦尾琴的故事”在溧阳民间广泛流传,因着溧阳的特殊地理条件而被本土历史文献、书籍及百姓的口口相传生动记录了下来,这是历史的幸事,因而显示了其浓郁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2009年9月26日,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会长、音乐大师冯玉钰教授在溧阳市举行以“琴筝丝竹颂中华”为主题的大型民乐盛典音乐会上,正式宣布溧阳是中国四大古琴之一焦尾琴的故里,并向溧阳市政府授予了焦尾琴故里的牌匾。冯玉钰教授表示,溧阳被确认为焦尾琴故里,是中国古琴界的一件大事。

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

常州萝卜干是一种独具常州地方风味的传统土特产品。数百年来,以咸中微甜、纤细脆嫩、馨香诱人的特点和口味,享誉海内外。

据史料记载,常州萝卜种植和萝卜干腌制技艺始于宋代。其后经过不断优化,出现了一些优良品种,其中最有名的则是常州新闸红萝卜。据民国16年的《武进年鉴》记载,当时的怀南乡、怀北乡(今北港、五星、新闸一带)已种植20万亩红萝卜,且总产量达600万担之多。而历经数百年,萝卜干腌制技艺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据考,乾隆六下江南,居然每次都到常州来。常州名士刘纶均伴驾而来。最后一次离开常州府地时,乾隆由于吃了些地方风味小吃,有些腹胀。刘纶便差常州府台买来少许常州萝卜干,让乾隆当点心慢慢咀嚼,几块下肚竟神奇般地通气了。乾隆大喜,回宫后便指定常州萝卜干为消食贡品。每年要常州府特供。从此,常州萝卜干名噪华夏,后来远扬海内外。明清代,常州萝卜干一直被指定为贡品,广受好评。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尤为青睐香甜脆嫩的常州萝卜干,几乎“每粥必食之”。常州籍著名语言学大师、音乐家赵元任怀有深深的“常州萝卜干情结”,旅居海外多年,每次回故乡后,最要尝的便是凝结历史记忆的常州萝卜干、常州-糕等风味食品。

腌制正宗常州萝卜干的主要原料是原出产于常州西门外的新闸红红皮萝卜,这种萝卜皮色鲜红,圆整光滑,肉白细密,味甜脆嫩。种植出这种红皮萝卜,都要按照一整套规范生长过程操作,即与特定育种基地、特定地块、区域、有机肥基地有密切关系,所有环节、因素均极为讲究,缺一不可。此外。种植常州红皮萝卜,一般实行轮作制。即在一块田地上,让常州红皮萝卜和其他作物轮换种植,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且实行轮作的常州红皮萝卜肉质结构明显好于不实行轮作的同类萝卜。

常州萝卜干腌制的传统工艺极为讲究,是标准的精工细作。主要体现在配料、腌制工序及时间安排等方面。配料是包括小茴香、甘草、桂皮、丁香等多种中草药炒熟搅拌而成;具体腌作有选料、切片、闷腌、上料、翻身、成品装坛等过程组成。当前常州最负盛名的是陈氏家族制作的“玉蝶”牌常州五香萝卜干、新闸制作的“新闸”牌萝卜干及五星黄传海、黄国民父子制作的萝卜干。陈氏家族和黄氏家族传承至今均有五代百余年历史。

凡到过常州的外地人都会感叹:“常州有一怪,萝卜干当下酒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营养学会的一批专家,曾对全国性的30余种干性酱菜作过抽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口味,色泽,还是卫生指标,营养成份,常州萝卜干都名列前茅。严格的工艺要求确保了常州萝卜干的整体质量,使其香、甜、脆、嫩,成为全国干性酱菜品类的翘楚。这些年来,常州萝卜干先后10余次获得商务部优质产品和江苏传统优良产品等殊荣。时至今日,常州萝卜干已成为广大海外游子思念故乡、寄托情怀的物质载体,亦成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走进常州的一种特殊媒介物。

太平锣鼓

太平锣鼓是流传于溧阳市戴埠一带的传统音乐。经考证,太平锣鼓是1860年太平军驻扎在戴埠地区时流传在当地百姓中的太平军乐。据史料记载,太平锣鼓是太平军出征的战鼓,也是逢年过节、喜庆节日的鼓乐。长期以来,当地百姓把它延续了下来,代代相传,发展、传承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当地百姓便组队演奏太平锣鼓,可谓:锣鼓一响,万人空巷。

太平锣鼓曲谱由大锣鼓组和小锣鼓组构成,间以“招军”吹奏。大锣鼓组共有6套曲,表现“备马”、“操练”、“出征”、“激战”、“奏捷”、“同庆”6个情节。演奏开始,先以清脆嘹亮的小锣鼓及宽广豪放的大钗钹再现太平军将士备马集合,整装待发的情景,紧接着高亢的招军一吹,在乐曲的下滑音中滚鼓雷动,顿时军心振奋,造成了“沙场秋点兵”的庄严气氛,在雄壮的长锣鼓声中,乐曲步入第一套,坚定、急促的节奏,犹显太平军将士激昂之气概和战马嘶鸣之态势;接着转入第二套乐曲,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犹如千军逶迤,万马出征;而后急转三、四套,节奏紧凑激烈,烘托出金鼓齐鸣,刀剑相击的场面;五、六两套奏捷同庆,热烈欢快,表现太平军得胜后的欢乐情绪。小锣鼓组以“下音”、“上音”、“双节谷”、“一五七”、“雨夹雪”等形式,节奏明快清新、生动俏皮。大小锣鼓高低轻重穿插,“招军”嘹亮,体现了威武雄壮、喜气洋洋的欢乐场面。太平锣鼓的乐器分为吹奏类和打击类。吹奏器俗称“招军”,是用薄响铜皮制成的长型三节喇叭。打击乐器中,有以大鼓、大锣、铙钹为基本乐器,组合成大锣鼓组;小锣鼓组有高音鼓、京锣、小锣、大钗、小钗、小月锣、板鼓等乐器组成。太平锣鼓的乐器设置、曲谱结构及演奏风格颇为讲究,独具匠心,其节奏粗犷而热烈,音乐语言明快而激越,令人亢奋激昂,抒发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气概。

从1998年开始,戴埠中心小学设置了“太平锣鼓”课程,培养一批批太平锣鼓小乐手,建立了一支相当规模的年轻传人队伍。近年来,戴埠太平锣鼓先后参加了金山之秋音乐会、省民间文艺汇演、常州兰陵音乐会、镇江三国名城旅游观光活动等多个重大节庆活动,受到广泛好评。1985年,上海音乐学院专家在戴埠录像录音太平锣鼓全场演绎过程。1989年,太平锣鼓被收入《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江苏卷》。中国文化报也曾为此作过专题报道。

锡剧

锡剧是常锡剧的简称。常州是锡剧的主要诞生地,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锡剧生成早期叫“常州滩簧”,常州滩簧是吴语滩簧的一支。它源于常州农村水乡,是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常州府治地的一种地方戏曲。常州滩簧是在常州山歌小调、宣卷、唱春、南词等基础上,吸入凤阳花鼓的一些表演元素,并吸收了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完善的。常州滩簧的演员对白、曲调以及早期演唱的内容,都与常州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由常州滩簧到常州文戏,经历了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三个重大演变过程。1921年,常州滩簧改名为常州文戏。1925年,常州文戏与无锡文戏合流,统一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常锡文戏改称常锡剧,1953年起称“锡剧”。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美的江南水乡风格。锡剧音乐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它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锡剧的乐队除二胡外,还有琵琶、三弦、笛、箫、中胡和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打击乐以四大件为主。

在常州滩簧向常州文戏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骨干艺人的演技普遍得到了提高,还涌现了多位深为戏迷观众赞赏的有突出才能的领军人物。他们中有王嘉大、周甫艺、孙玉翠、余桂良等,尤其是王嘉大不仅艺术上卓有成就,而且在经典剧目的形成和培养一代新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亲授的徒弟就有30多名,而徒侄徒孙更多,达数百人之众,许多著名演员和表演艺术家如周甫艺、沈阿焕、刘荣炳、徐林美、李如祥、周菊英、王汉清、吴雅童、王兰英、梅兰珍、杨企雯、沈素珍等,皆师出其门。传至彬彬腔创始人王彬彬,已是第七代。

在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常州市锡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吴雅童、杨企雯形成了自成一格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吴雅童吸收了兄弟剧种的表演程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技艺。在唱腔上,其真假嗓并用,男女腔揉合,唱中有说,说唱相连,形成“一活二怪三奇”的表演、演唱风格,为锡剧丑行声腔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杨企雯,艺名东翠珍,10岁学艺,主工旦角,14岁登台演戏。从艺以后,以扮相俊俏文静,嗓音圆润、纤巧,以工整雅秀著称,深受戏迷观众的青睐,形成了独特的旦角唱腔流派。

在此期间,武进锡剧团、金坛锡剧团的表演艺术家包文奎和崔龙海,则以“唱勿煞”和“做勿煞”的艺术特色广受赞誉。

包文奎:嗓音宏亮,委婉动听,被梨园行家誉之为“唱勿煞”的艺术家。其初学花旦和老旦,后改唱小生,曾在《三笑》、《梁祝》、《珍珠塔》中任主角,所演剧目多次获奖;

崔龙海:人称锡剧“猴王”,其以擅长演猴戏著称于省内外。由其主演的《火焰山》、《打三妖》、《闹天宫》等锡剧经典剧目,历演不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市锡剧团涌现出一批唱、念、做俱佳的优秀演员——吴小英、居亦琴、刘平鸽等,她们被戏迷朋友称之为常锡的“三朵花”。

常州锡剧艺术生产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涌现出一批经典剧目。改革开放以来,常州锡剧剧目创作和艺术生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红楼夜审》被摄制成彩色电影,《攀弓带》、《杜鹃红》、《风流母女》、《老铳》等先后获省锡剧节优秀演出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烟村三月》被拍成戏曲电影,并入选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少年华罗庚》连演一千多场,经久不衰,成为金坛锡剧团的保留剧目。为振兴锡剧事业,培育锡剧后备人才,常州锡剧团与常州文艺学校联办了锡剧表演、演奏班。市文化部门组织专家编纂了锡剧音乐乡土教材,录制经典唱段,在多所学校进行锡剧普及教学活动。一批优秀演员,对中小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和辅导。同时,常州业余锡剧活动,亦出现了日益繁荣的景象。民间职业、半职业剧团和一些小型演出队纷纷涌现,群众性锡剧演唱活动精彩纷呈,成为常州城乡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泓口丝弦

泓口丝弦,流布于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泓口一带,是江南水乡古老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泓口村地处溧城镇西北近郊,属水乡圩区,河网交织,水陆两便,往来商贾、行人多在此休憩;村人们主业务农,兼事豆腐作坊,故有“泓口声名著,丝弦油豆腐”之说。

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泓口监生王炳荣喜爱音乐,就收集当地民间艺人世代口传心授的一种古老音乐,编成10个曲牌,在本村演练传授,从而相习成风,以乐为尚,世代传承,延续至今。

泓口丝弦现存《雄鹰》、《春燕》、《落叶》、《昭君》、《花园》等六个曲牌,各自独立成章,但演奏均按曲牌的顺序而进行。乐器有笛、箫、笙、唢呐、二胡、中胡、四胡、月琴、三弦、琵琶等,并配有一组小型打击乐器。笛、二胡为主奏乐器,唢呐只吹开头和结尾,曲牌之间和部分曲牌中杂以锣鼓间奏。乐队人数和乐器配备无定规,皆视能者多少而定。最多用过18支笛、6支箫、4把笙及40余件拉、弹乐器。演奏以庙会及重大庆典活动为主,每年的正月十五、二月初八、三月十五、八月十五为最盛。泓口丝弦属于江南丝竹,其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乐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优雅格调,体现出山青水秀的江南风貌。

泓口丝弦在演奏丝竹乐时加用打击乐器,在轻巧中又加入粗犷,使层次更为丰富。溧阳素有“挨锣鼓,请丝弦”之俗,丝弦乐师倍受尊重,皆称作“丝弦先生”,故非请不至。

演奏多在列队行走中进行,二人一排,鱼贯而行。乐师身着长衫,头戴礼帽,乐器上披红扎彩,夜间演奏还在乐器上配上小电珠,彩灯闪烁,流光溢彩,弦乐飘转,视觉上、听觉上都给人们美好的享受。

泓口丝弦早已成为当地百姓逢年过节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地域特色文化的影响力,有显著的作用。1989年,泓口丝弦入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2009年,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常州城市简介

常州位于北纬31°09′至32°04′、东经119°08′至120°12′,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东与无锡相邻,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无锡、安徽宣城交界,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区位条件优越。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截至2020年,常州市下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 5 个行政区,代管溧阳市 1 个县级市,全市共有 33 个 镇、29 个 街 道。土地总 面 积 43.72 万 公 顷,其 中 陆 地 面 积 33.1 万公顷、水域面积 10.62 万公顷,耕地面积 15.25 万公顷。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88.16万人,增长0.4%。其中男性189.65万人,增长0.2%;女性198.51万人,增长0.6%。户籍人口出生率5.7‰,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长率-1.7‰。

常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  

春秋淹城旅游区以淹城遗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包括遗址保护区、春秋乐园区和野生动物区。春秋淹城遗址有近 3000 年的历史,以独特的三城三河城池形制享誉国内外。由于历史久远、形制独特、出土文物丰富,淹城一直为考古、建筑、历史、旅游等各界所关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州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江南佛教四大禅林之一,并以其“殿宇巍峨壮观、佛像高大庄严、历代名僧辈出、法会闻名遐迩”赢得“东南第一丛林”美誉。 2007 年,发源于天宁禅寺的天宁梵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宁宝塔 共 13 层,高 153.79 米,创 造 多 项 佛塔全国第一,如第一金顶玉身、第一铭文铜瓦、第一高钟、第一经文碑林等。  

茅山主体山脉位于金坛区境内,主峰海拔 372.5 米,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自唐宋起即享有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境内峡谷盆地相间,林木葱郁,山势秀丽,九霄万福宫、乾元观等一直都是游人香客必到之处。  

溧阳天目湖旅游景区是首批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天目湖山水园景区、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天目湖御水温泉三大核心旅游产品。山水园内,远山含黛,湖水浩渺,与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湖里山、富含野趣风味的龙兴岛以及别有农家情趣的乡村田园岛共同勾勒出天目湖诗意天成的精华 ;南山竹海景区则拥有万亩翠竹,气势磅礴 ;天目湖御水温泉露天泡池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特殊化学成分,属于稀缺的碳酸氢钙型温泉。  

环球恐龙城涵盖主题公园、旅游配套、旅游地产等功能业态,是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其核心区域中华恐龙园是一座以恐龙为主题,融博物、科普、娱乐、休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其中中华恐龙馆是收藏展示中国系列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环球动漫嬉戏谷是全球首座动漫游戏主题公园,采用最新数字娱乐科技及互动技术,融休闲娱乐、互动体验、展示博览、演艺竞技于一体,打造出国际动漫游戏体验之地。  

此外,常州还有始建于唐昭宗年间和北宋年间的红梅阁、文笔塔 ;有瞿秋白、张太雷、唐荆川、恽南田、黄仲则、赵翼、李伯元、李公朴、史良等名人故居 30 余处。常州园林历史悠久,多达 40 余个,明清两代盛极一时,现保存的有近园、约园、意园、暂园、未园等。 

三、常州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1)、常州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常州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常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2)、精选常州人结婚习俗,老常州结婚男方女方习俗大全

常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