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切勿避实就虚(图)

时间:小学教育 上大学网

记者24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人社部将制定实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研究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10月25日《人民日报》)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施行初期,确实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教师管理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原来的职称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求职称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职称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然而,职称制度改革到底怎么改?怎样才能通过改革除弊创新,让职称制度重新焕发活力,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其实,关于职称改革的试点早已开始,2000年,山东部分地区在小学增设“中学高级技师”(副高级);2009年,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三个地区将原有的独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统一,设立5个教师职称等级;2011年,开始扩大教师职称试点范围;2013年,人社部部长表示,将从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而我们再看每次媒体披露的关于职称改革的热点,几乎都是把“中小学教师也可评‘教授作为最大的喙头展示给公众,其他的方面则都是泛泛而谈,毫无实质意义。

今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似乎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但从各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职称改革到底能否脱离闭门造车的窠臼,真正做到符合民情,顺应民意,让广大一线教师笑开颜?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旧有的职称制度发展到今天,沉疴已愈积愈深,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指标分配不公。如城乡差别大,行政领导和教师竞争不平等,甚至还有暗箱操作?根据关系任意指定、买卖指标的现象发生。二是导致教师之间恶性竞争。为争指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惜撕破脸皮,争个你死我活,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和谐,激化了矛盾,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三是评聘过程的腐败丛生。教师为评职称弄虚作假,荣誉证书、论文发表、教研教改成果等都成了造假者的天堂,而在评审过程中不唯能、不唯绩,靠找关系、送礼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从而使评职称成了有关部门、个人借机敛财的捷径。如此等等,其实都是职称改革应当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再说媒体关注频率极高的“中小学教师怎么评‘教授的问题。如改革制度称对参评者要求“倾斜一线教师”、“倾斜乡村教师”,但是怎么倾斜?是把指标从原来的1%提高到2%,还是城乡教师、教师领导一律平等?新的评价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