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县立足边学边查边做边改,通过建立学习、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倒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学实做。以下是上大学网收集整理的领导干部个人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领导干部个人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可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但是,从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和一些社会现象来看,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高度重视。
一、当前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今年,我们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工作和“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发现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对廉洁自律认识不足。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认为廉洁自律主要是针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领导干部处在最基层,没多大的权力,缺乏滋生腐败的土壤,强调廉洁自律是小题大做;有的认为廉洁自律在基层只是一些小问题,过于认真,会影响团结;有的则认为廉洁自律完全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忽视了组织监督制约的必要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致使一些单位和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廉洁自律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廉洁自律工作不到位。有的单位没有把廉洁自律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虽然把廉洁自律工作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主要内容来考核,但由于指标体系不太科学、完备,其结果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情况,考核结果一般没有与领导干部的奖惩、任用挂起钩来,致使廉洁自律工作基本上是抓与不抓、抓得好与抓得差一个样。对一般领导干部存在的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反财经纪律、生活奢侈等问题的处理规定,大多是照抄上面的,针对性不太强。
三是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客观说,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化,一些领导干部为政不廉,不注意形象,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信仰,什么场合都敢去,什么钱都敢花,什么东西都敢要,热衷于请客送礼、公款吃喝、打牌玩乐,甚至赌博;有的领导坐豪华车、以公车私用,亲自驾车为时尚;有的领导以考察名义公款旅游,进行高消费娱乐,总认为是“生活小事”;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超标准招待不说,还要送礼,唯恐上级领导不高兴;有的办事不公正,不讲原则,不讲宗旨讲票子;有的办事不廉,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甚至贪污受贿,腐败堕落,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据统计,2008至200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57件62人,占查办案件总数的30.5%。有的党员领导工作热情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作风上拖拉懒散,浑浑噩噩;有的要求不严,工作标准不高,不图有功,但求无过,攀比待遇,意志消沉;有的人工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难就易,为官一任,一事无成;有的人不求干事,但求名利;有的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干部看到别人快速致富,眼红心热,借子女之名经商开店,借朋友之名推销、摊派,更有甚者,捞点外快,私下里进行权钱交易。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工作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对工作落实抓的不够,只是一般号召,而没有具体指导,更没有督促检查,忙于交际应酬,搞文山会海,成天泡在会议里,漂在酒桌上,迎来送往,哪有什么时间说“抓经济、搞建设”;有的对待上级的决定和指示,不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有的只擅长嘴上功夫,夸夸其谈,牛皮吹上天,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有的忙于走上层路线,千方百计挤进上级领导的社交圈,结果是身离领导近了,心离群众远了,市场上当了外行,官场上成了内行。
四是对廉洁自律监督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手段少,效果不佳,是廉洁自律工作中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搞“庸俗团结”,会上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只讲工作,不谈思想;只讲集体,不谈个人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即使开展批评,也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往往是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一些地方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时,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不合意的就变着花样应付或干脆不执行,缺乏严肃性。有的对明知不好的现象熟视无睹,待到成风又束手无策。比如:对本单位领导干部参与赌博问题,小打小闹时放之任之,等到发展成风,又无所适从。一些地方群众受经济生活的影响,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案件漠视,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举报;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不好,致使群众对干部缺乏信任,因此不愿意举报,使有影响的案源大量流失。
二、当前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原因
一是学习不主动。有的领导热衷于学习政策理论,而对于有关廉洁自律方面的知识学习抓而不紧,对廉洁自律方面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致使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甚至损害了国家及人民的利益,损坏了党的形象。
二是自律意识不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奉公思想不端正,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淡忘了党的宗旨,奉献精神衰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恶性膨胀。从被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出现不廉洁的案子来分析,问题就出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对个人要求不严,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毫无顾忌大肆攫取。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组织上给他配备了标准的公务用车,但他就是要讲排场比派头,超标为自己配备小汽车。还有的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身为领导干部吃点、喝点、拿点不要紧,上升不到腐败问题。”而事实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甚至犯罪,往往是从吃点、喝点、收点等小事开始的。思想防线一旦突破,胃口就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壮,久而久之,就会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这样的教训值得深刻记取。现在社会上还有一种怪现象,“笑廉不笑贪”,认为廉洁的人没本事,贪点、收点不算啥,这种现象对我们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极为有害。
三是制度不完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制度健全,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完善,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从查处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党员领导干部违纪,除了其本人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制度不完善所致的。比如我们在治理“官本位”的问题上,方法不多,制度不严,致使有些领导干部受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意识影响较深,自己一旦升迁就玩起了“夫荣妻贵”、“光宗耀祖”那一套。于是,他们平时忙于日常应酬,放松学习,疏于管理,特权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萌生作祟。部分意志薄弱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政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为满足超前的高消费,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其自身违纪违法的同时,也影响和带坏了家庭成员及身边工作人员。
四是监督不力。监督机制软化,监督不力,使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纠正。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在运作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以致独断专横,不守纪律,廉洁自律方面的制度形同虚设。比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插手工程建设,搞暗箱操作,收受贿赂,敛取钱财,下面的干部照着领导的“套路”干起了违法乱纪的事。这样一来,就使得群众的民主政治观念淡化,畏惧监督;班子成员内部求和,回避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难以监督。
五是惩处不严。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存在的不廉洁行为捂着、盖着,有的一把手故意“揽过”,尽力为班子副职开脱,有的部门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违纪当事人不进行严肃处理,更谈不上对失职领导进行责任追究;一些单位一把手本身有问题,担心对下属处理后会捅自己的漏子,故而不去惩处。
三、对策及建议
第一,用强化教育筑牢自律防线。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习教育,加强多层次培训工作,做到“廉洁风”常吹、“预防针”常打、“警示钟”常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一是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定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二是要强化党纪法规教育。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纪规定和法律法规,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以*为重点,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努力践行“八荣八耻”,树立新风尚,做构建和谐社会的表率。四是要强化警示教育。用查处违法违纪典型案件以案说法、以案说纪,教育党员干部在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上保持清醒,带头干净干事。五是要强化先进典型教育。要继续以争创勤廉兼优领导干部等活动为载体,评选树立先进,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领导干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第二,用约束手段遏制腐败行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用制度约束其用权行为,重点做好下面四个方面:一要善于把握重点,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上下功夫。凡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对那些过于集中又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要严格规范、合理配置和科学分解,使分解后的权力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减少或杜绝在执行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的可能。二要实行全程监督,把事前预防和事中约束作为重要的监督环节。事前监督,首先要抓好决策民主化,这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其次,要确定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把拥有执法权、行政审批权、人事权、财权的个人、部门作为重点。再次,要拓展监督空间,实施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和全程监控。三要努力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监督的网络。首先要切实发挥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功能,着力提高党委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其次要建立领导干部相互监督责任追究制度。领导班子中,如果有领导干部发生严重问题,不仅要处理当事人,也要追究党政领导及相关领导成员的责任。再次,要畅通群众举报专线,建立群众举报中心和信访约谈、提醒制度。同时要充分利用舆论监督的作用,为他们的有效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积极支持新闻媒体公开曝光,揭短亮丑,以达到“一人曝光,警示一片”的社会效果。最后要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上级要求的个人收入申报,授受礼品登记收缴等廉政规定,要认真抓好落实。
第三,用制度和机制规范从政行为。要注重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形势相适应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重点在重大项目建设、住房、参与经济活动、公务接待、领导干部个人家庭婚丧嫁娶事宜办理、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娱乐活动等方面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纪律规定,坚持用制度管权、约束领导干部的公务行为。同时,加强对从政行为、办事规则的规范,杜绝领导干部的随意性。并通过制度的完善,不断探索廉政建设的新机制,特别要在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如通信工具货币化改革、公务用车改革、差旅费包干改革、住房改革等。通过各项改革降低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成本,堵塞漏洞,有效杜绝不廉洁问题的发生。
第四,用专项治理解决突出问题。每年要有重点的开展几项专项治理,以求取得实效。如当前要深入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以及以赌博和交易等形式收受财物、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清理领导干部在住房上以权谋私问题;纠正和查处领导干部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市场交易活动谋取私利的问题等。通过这些专项治理查处违纪、纠正一些领导干部的不廉洁行为。
第五,用公开评议促进干部勤廉。要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推行以勤政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双考核“四双”活动。通过年初“提”诺、组织“审”诺、公开“亮”诺、积极“践”诺、定期“评”诺和党务、政务公开以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公开评议和考核,形成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要干事、干成事、干实事、干净干事不出事的良好局面。
第六,用监督检查确保廉政成效。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要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平时检查和重大节假日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部门重点岗位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全方位开展监督活动,聘请社会监督员经常性提供信息,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要继续抓好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廉政谈话、质询、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有效监督措施的落实。要认真扎实地开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在抓好学习、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切实开展对照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整改工作,真正解决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要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增强威慑力。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存入个人廉政档案,并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长效机制。
总而言之,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是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认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不断把工作推向深入。
领导干部个人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以*同志的新一届*,上任伊始,就把作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抓紧抓好,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坚持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和个人专断、追求奢华等不正之风。”一个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笔者认为,应对“四大考验”,防止“四大危险”,纠正“四风”,全面加强党和政府机关党风、政风、行风、作风建设,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仍在*台。现象在基层,原因在上级,关键在领导。
说起领导,许多机关干部认为,那是别人的事,“大官”的事,我一个普通干部、小股长、科长、处长、局长算不上
什么领导。其实,对于如何界定“领导”,要作动态分析。从中央、省(直豁市)、部级层面,党和*肯定是领导,党和国家机关部委办局负责人,省(直豁市)政府领导和部委办厅负责人当然也是领导;从市县层面,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就是领导;从乡镇层面,副科级以上干部就是领导;在基层农村(街道),对于村民(居民)来说,村支书、村长(街道办事处、社区负责人)就是领导。根据《管理学基础》中的解释: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广义地说,只要具有下属或者追随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可以通过影响下属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均可列入领导行列。
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信念失落。一是不知自己信什么。不信马列信鬼神,披着马列主义外衣,打着共产主义大旗,干着自由主义的事情,由于理想不坚定,信仰不虔诚,心理很空虚,灵魂难安稳,大事小情只能有求于“风水大师”指点谜津,“术相先生”掐算人生,傍富倚贵铺筑前程,甚至政府机关怎么盖,道路名称怎么取,都要体现趋吉避凶、抬头见“棺”、升“棺”发财。二是不知入党为什么。不讲党性讲本性,当初入党就是为了做官,为了从执政党的地位捞取好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宗旨、目标、任务,纪律、规定、程序等知之甚少,有的随着行政职务提升,顺其自然有了党内职务之后,却并不知道自己在党组织内的位置、作用、职责、责任,不把党内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放在眼里,有的甚至把行政职务带到党内,说话办事想问题,只对给自己“乌沙帽”的领导负责,而不是向党组织和广大民众负责。三是不知当官做什么。不修人格修官格,不在做人做事上下功夫,却在位子、房子、车子、票子、孩子“五子登科”上做文章,言则大话套话、空洞口号,行则前呼后拥、警车开道,住则五星宾馆、豪华接待,有的招待应酬增多了,灯红酒绿习惯了,官场潜规则适应了,不知不觉中逐步迷失了自我,在地方搞诸侯割据,在单位搞独立王国,无论是中央的政策还是上级的指示,附合自己心意的就落实,反之就以与单位实际不符为由束之高阁,不学习、不传达、不下发、不执行。四是不知人生图什么。不敬民众敬钱财,捞钱捞到手发麻,很少把贫困弱势群众当兄弟,却善于与商人、企业家交朋友,受大款、爆发户的内心外表、行头做派影响与剌激,出现心理失衡并不奇怪,想方设法在职务享受、职务消费、职务爬升上找平衡,有的甚至用商人之钱,买自己之官。古人云:“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说的是人“需求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对物质的考虑牵挂、需求追求太多,最终必为物欲所累。
(二)个人主义泛滥。一是个人野心恶性膨胀。“新官上任三把火”并非坏事,体现的是领导干部急于干事创业的激情。但现在有不少领导干部“三把火”烧的不是地方。一把火“动班子”。把不属于自己“圈内”的副职视为异己,必欲去之而后快,为“一长制”、“一枝笔”、“一言堂”奠基础;二把火“调中层”。不按干部管理选用规定程序办事或在操作上设置“票权暗箱”,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敛财创造机会,为安插亲信提供方便;三把火“否前任”。不管前任留下的基础如何,在人、财、物上搞全盘否定,用否定历史表现创新,用否定前任证明公心,用否定他人展示淫威。二是个人政绩泛滥成灾。GDP出干部,数字出干部,项目出干部,速成政绩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挥之不去的魔咒。由于政绩因素的作用,地区单位的宏规划就无法体现战略定位的长期性,规划推进的连续性,分步落实的阶段性,有的不顾自然条件环境和民心财力,追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限期工程。后任“修改”前任思路,“调整”前任布局,否定前任规划,已成官场公开的秘密。有的领导干部按照个人经验知识、社会阅历规划地区、单位未来,甚至出现一官一思路,一官一规划,一官一重点的后遗症工程、半截子工程。三是个人利益雪球效应。一人当官,鸡犬升天。据《新京报》报道,轰动一时的陕西房媳张彦家庭至少15人担任领导、公务员或国企领导,他们生活在以原运城市财政局长孙太平的“官员”家族。更有甚者,据《人民网》批露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新场镇一个18人的卫生院,院长一家就占了8人。互相利用,投挑报李。领导干部之间,你帮我安插亲友岗位,我帮你解决家人就业,有的利用职务影响,为其亲属“破格”提拔提供方便。在公务员、事业人员逢进必考的形势下,有的地方领导创新发明了“定编不定员”的模式,专门用于解决领导亲属或者关系人的就业。四是个人享乐奢靡成风。有的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官小做派大,人微场面宽;有的追求物质享受,追求感官剌激,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于声色犬马,没有不敢喝的酒,没有不敢收的礼,没有不敢办的事;有的情趣低俗,玩物丧志,经常出入歌场、舞场、沐场、赌场,没有把主要时间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事业上;有的超标出行,超标接待,超标配车,超标配房,不管职级高低,办公室一定要象宾馆一样带卧室、卫生间,为“床上培养干部”提供方便。
(三)工作作风漂浮。一是浮。不会下基层。下基层之前,必先打电话通知基层,安排好检查考察的食宿行,连看什么点,听谁作介绍,与什么人交流都由基层布置好,所以根本听不到真心话,看不到真情况,如同皮球掉在水井里,从上边看,是下去了,从下面看,却浮在水面上。不会搞调研。一说调研,找几个群众代表开个座谈会,找几个基层干部谈谈话就万事大吉,对问卷调研、网络调研、媒体调研、蹲点调研、专题调研等知之甚少或不会运用、不愿运用,满足于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不会作宣传。精于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传达文件,有时连传达文件的讲话都必须由上级提供通稿或由秘书起草讲稿,很少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主见。二是虚。凭感觉做事。一拍脑袋出主意,二拍胸脯打包票,三拍屁股换位置,是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依经验做事。自我感觉良好,但由于经历阅历眼界的局限,易患井蛙之错,而且还振振有词,坚持己见,很难被说服。按先例做事。遇到问题,首先查以前有无先例,只要有先例,无论对错,一律按先例办,根本不考虑时间空间的发展变化,不考虑天时地利人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和大胆负责精神。三是软。只求“过得去”。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消极等待,被动应付,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只求“对得起”。“对得起这份工资”、“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扫好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成为口头禅。只求“不添乱”。把“多做多出错,少做少出乱,不做不出事”奉为“座右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日常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搞“无为而治”。四是吹。有的贪天之功,把地区单位发展的成绩记在个人的功劳薄上,忙于编著史志年鉴,重金聘请专家名人作词、作曲、作赋、作序,为自己涂脂抹粉、歌功颂德、树碑立传,有的用公款华丽包装,把自己打扮成唱练做打、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全才、天才,结果一旦离职,退去“领导”光鲜靓丽的光环,就成了“离开司机就不会走路,离开秘书就不会讲话”的庸人、废人。
(四)人力资源浪费。一是用人不公。以干部年轻化为由,排斥异己,安插亲信,越级提拔“少爷”、“姑爷”、“师爷(秘书)”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要害岗位;以知人善任、了解考察为由,为买官卖官提供方便,“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光跑不送等待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成了机关干部人人心领神会的潜规,以至有的地区、单位,不同职位明码实价,已成公开的秘密。二是机关松散。“三分之一干,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在捣乱”现象,虽然并不代表机关干部主流,但在不少单位,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临时工挑重担”现象。有的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正式人员不上班或上班不干活、干私活已经司空见惯,大量经费被用在花钱聘临时工上,有的甚至把临时工放在行政执法岗位上,出现被媒体热炒的政府机关“临时工”执法现象。三是职能错位。由于部门内部职责、职能、职权上的分工差异,在单位内部的职能部门之间,也存在着权大权小、事多事少的区别,有的单位领导凭个人好恶,不按职位说明书发挥处室作用,导致处室职能缺位越位错位并存,有的甚至“乱点鸳鸯谱”、张冠李戴、部门权责不符,有的职能部门有机构无人做事,有的机构有人做事却因职能不清无事可做,导致上班干私事,网上玩游戏等问题屡禁不止。四是空饷现象。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是60岁,为防止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退休前突击腐败的59现象,让部分县处级领导干部57岁“退二线”,是干部管理部门变通执法的一大发明。问题在于不处于领导岗位的机关中层科股级普通干部也被硬性“参照执行”,而且层层加码,让一大批年富力强、心理成熟、经验丰富的机关中层提前到53岁“退二线”,不但与当前举国关注、社会热议的延迟到65岁退休年龄背道而驰,而且也让年龄在48岁以上的机关中层干部也产生“前途无望、船近码头”的迷茫心态,有的甚至情绪低沉,思想消极,工作糊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受挫。已经“退二线”的干部,除有少数干部出去谋业或被“返聘”外,其他大多数干部都呆在家里以打牌、钓鱼、照看孙子孙女度日,“二线干部”处于放任自流、无人监管、权益无助状态,还在社会上引发了百姓诟病的机关干部“吃空饷”问题。
二、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文化错位。一是封建文化残余。《论语》有云“惟上智下愚不移”,出自春秋时期的《礼记》也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民间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都说明当官与特权相伴,民对官要么逆来顺受,承认官贵民贱,官民有别,要么通过自己奋斗当官改变命运,要么“揭杆而起”打倒贪官。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作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演的就是官场权术,《水浒传》传的就是如何与贪官作斗争,《西游记》记的都是教人如何与领导以及领导身边人打交道,《红楼梦》则通篇介绍“高富帅”、“白富美”如何编织关系网,用好“护官符”。二是西方文化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国人对于西方价值体系从视为洪水猛兽到变本加厉崇洋媚外,从*好到月亮西方圆,从去西方留学、求职、就业到去西方嫁娶、购房、移民,从在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发了国家财的爆发户到在官场中贪足捞够的裸官,到美国去,到欧洲去,到资本主义的后方去,成了官场、商场“成功人士”的共同梦想。三是主流文化断层。我们的祖先确曾创造过辉煌一时的中华民族文明,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自我折腾、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陆已经所剩无几了。一方面是传统的道德观念被砸碎打烂,另一方面是新文化、新理念、新道德的建立健全还任重道远、遥遥无期,当今社会正处于中华文化的断档期,无信仰、无道德、无政府现象比比皆是,过高估计自己,过低评价他人,不懂礼仪、不讲诚信、不知感恩,是官场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的集中表现之一。据人民网披露: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在32个国家进行全球工作监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高达84%的人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排名全球第一(排名最后的国家卢森堡23%)。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感觉自己被大材小用的实际比例或许更高。
(二)社会环境影响。一是唯上唯权影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或以政代党,在相当多的地方仍然存在;领导班子不团结,领导成员争排行,领导干部团团伙伙、勾心斗角的故事,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有的领导干部把党、政府与人民群众放在对立的位置,网上热炒一时的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福建省长乐市环保局局长陈桂光“群众反映问题不能打局长电话”,四川双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勤务二中队副中队长梁忠“我是为领导服务”等雷语,虽然不能代表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流,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部分领导干部的十分严重的官僚、衙门、霸道作风。二是上行下效影响。上行下效,典出《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说的是:“从前,晋国流行一种讲排场、摆阔气的坏习气,晋文公便带头用朴实节俭的作风来纠正它,他穿衣服决不穿价格高的丝织品,吃饭也决不吃两种以上的肉,不久之后,晋国人就都穿起粗布农服,吃起糙米饭来”。其寓意在于说明领导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领导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下面就会跟着学。对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款超规格接待豪华宴,公费出国出境豪华游、超标超配豪华车,“三公消费”到了令百姓忍无可忍的地步。“上百个红头文件管不一张嘴,若干个不准治不了官员两条腿”,公款嫖娼开发票报销成为全球笑话。而且烟哥、表哥、房姐、裸官背后,无不与贪腐有关。花钱买个所长、科长已经成为小儿科,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花500万准备买个省委书记被骗,揭开了买官卖官的冰山一角。三是监督虚化影响。对于党政领导干部,从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上说,应该自觉置身上级党的组织监督、纪委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单位党组织监督、班子集体互相监督、行政纪律监督、经济审计监督、下级部属监督、基层群众监督、舆论媒体监督、日常自我监督等十余种监督,但在实践中,“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自我监督太空”,换一种说法就是“监督上级怕遭到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班子团结,监督下级怕丢失群众选票,监督自己怕伤面子威信。”这其实是“制度缺陷”和“官场生态环境”的鲜活写照。正因为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所以“一把手”凌驾于组织之上、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凌驾于群众意见之上,大事小情“一把抓”,决策拍板“一言堂”,财政花钱“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并非荒诞不经的天方夜谈。这样的官场“生态环境”,对主要领导来说,得“金杯”容易得“口碑”难,“平稳退休”不进监狱难上加难。
(三)官僚思维效应。一是“羊群”效应。放羊的人都知道,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头羊跳了过去,第二头、第三头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从管理学角度,在政府机关作风建设上,领导干部就是“头羊”,对于党规政纪,只要“头羊”不逾越,群羊多会守规蹈距,只要“头羊”突破规则,群羊必闻风而动。所以,作风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作风实不实,责任在上级。二是“手电”效应。手电的效用人所尽知。但现在有不少领导习惯了把马列主义、法规政策、规章制度装在手电筒里,光照别人,不照自己;有的对人是马列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有的八小时内讲反腐倡廉、奉公守法,八小时外搞贪污索贿、家外有家。所以才有“台上他讲人,台下人讲他”的民谣和“小秘反腐”、“小偷反腐”、“小姐反腐”的灰色幽默。三是“圈子”效应。从几何角度看,领导和群众是一个圆心与半径的关系,从物理角度看,领导与群众还有一个向心力与离心力的问题。对于主要领导来说,如果整天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人是干事创业的好人、正人、能人,领导接收到的可能是积极的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小人、愚人、坏人包围,则领导很可能会陷入“近墨者黑”的困境。在实践中,素质低劣或心有所图之人,往往会观颜察色,见风使舵,找领导软肋,投领导所好,通过搬弄是非,影响领导决策,达到个人目的。而有真才实学之人往往有自己的做人哲学和底线,大多认真、严谨、固执、倔犟,不愿溜须拍马,不会阿谀奉承,往往不为心胸狭窄、缺才少德者喜爱,只有具备宏才大略的领导才会主动去识别、发现、使用人才。四是“太极”效应。练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有很多功法,但有人总结出入门三招,即“绕”、“化”、“推”。体现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这个“绕”,就是说话办事想问题,总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不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遇到矛盾绕着走,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明知改革有风险,因为风险不改革。这个“化”,就是熟知官场潜规则,放弃原则和稀泥;就是对于违规违法问题,能捂就捂,能盖就盖,实在无法遮掩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这个“推”,就是遇到困难、问题、矛盾往上推,遇到责任、风险、吃亏往外推;遇到决策失误、失败教训往组织集体推,往管理监督缺位推,往*推,往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法规体制不够健全完善推。
(四)职业危机恐慌。一是腐败高发导致职业风险恐慌。宋代杨万里在《驭吏》中说:“大吏不正而责小吏,法略于上而详于下,天下之不服,固也。”意思是说大官吏不端正却苛求小官吏,对上面遵守法律要求简略宽松,而对下面要求却详细严格,全国的人因此而不心悦诚服,那是很自然的。但有的领导干部私心私利私欲恶性膨胀,在城市建设、国土管理、交通改善、招商引资等重大经济活动中,“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河南省四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多地县委书记买官卖官,领导干部岗位从高位到高腐再到高危,近年网络公布的“中国最危险职业”统计,按照所从事职业的危险程度,依次排出了“矿工、官员、记者、警察”这四种行业,正说明贪官的职业风险在不断加大。二是网络时代导致知识陈旧恐慌。上个世纪,领导干部通过文件、会议掌握大量信息,而群众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太窄太少,所以领导在台上讲话群众愿听。网络时代,领导和群众获取信息的机会基本平等,有的爱好学习的群众在自己从事、关心、研究的领域,其理论和实践的能力甚至比领导还要全面高深很多,如果领导整天忙于事务,不注重学习,在政治理论、业务能力方面很难成为群众的“领头羊”,很容易成为群众“尾巴”,虽然拥有话语权,但却丢失了群众的认同感,如果没有廉洁自律的人格魅力作保障,只能“你讲得口干舌燥,我玩手机睡觉”,这也是当今会议纪律难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专业单一导致能力不足恐慌。现代社会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已经不单纯满足专家型、学者型领导,而更多需要的是懂得管理科学、领导艺术、协调关系、应变能力的“杂家型”领导。从领导干部来源看,有的是从学校毕业,通过调干生、考公等途径跨入仕途,平步青云的;有的是在推进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过程中一夜“暴富”被越级提拔的;有的是凭背景、后台被破格或带病提拔的;有的是因领导班子中需要有一定比例无党派干部、知识分子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而被定向培养或越级选拔,被群众讽之为“无知少女”型干部。这些领导虽然官越当越大,自我感觉越来越好,但心胸眼界、知识素质却并非都能与时俱进,与职位匹配。遇到重大问题、突发事件时,出现“拍脑袋决策、拍胸脯担保、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型干部并不奇怪。四是凝聚弱化导致组织认同恐慌。党政机关是一个令行禁止、高效运行的精英团队,靠什么凝心聚人、栓心留人?上个世纪是靠理想、靠信念、靠事业,靠人格魅力和机关文化。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奉献付出与所得回报、能力素质与职位提升之间的反差,让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在悄然发生变化。干部群众作为单位人、组织人的属性正在淡化,而作为社会人、独立人、自由人的属性正日益显现。领导与群众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互相理解关心爱护少了,敷衍塞责、应付胡弄的多了。在干部群众遇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具体问题时,很难感受到组织的作用与温暖,有的领导甚至以防止亲疏远近为由,不关心、不过问、不到场,让工作人员很心寒。壹周立波秀主持人周立波曾调侃组织“就是在你遇到困难时,他说无能为力;在你遇到不公时,他说要正确对待;在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说要顾全大局;在你受到诬陷时,他说你要相信组织;在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时,他说组织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当需要有人冲锋陷阵时,他说是你的坚强后盾;在你取得成功时,他说是组织培养的结果”。
三、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1、坚定理想信念,构建继承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理想信念建设。一是深化历史认知。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随着老一辈革命家的逐渐离去,年轻化的快速推进,我们党从打江山到坐江山,从在野党到执政党,党政机关干部从栽树人到乘凉人,从创业者到享受者,党的光荣传统离后来人越来越远,理想、信念、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制度、法规进行约定和传承,任何怀疑和否定历史、否定过去、否定前人、否定传统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前届的教训可以借鉴,前人的精神必须继承,前辈的宗旨不容背叛。二是重视国情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党校、名校资源,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历史、党史、传统、文化教育,深化年轻干部对党情、国情、民情的学习、思考、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认可、认同,增强年轻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加强理论学习。要让许多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从“井底之蛙”变成“翱翔之鹰”,仅靠个人自学、中心组集体学、跟着群众大呼隆学,均无法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必须有统一、强制、硬性的学习时间、内容、考试、考核等规定才行,必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离职离岗轮训制度,必须与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考核使用挂钩,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紧迫性、自觉性。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是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的骄傲和光荣,在全球变革大潮冲击下,只有不迷失、不丢失传统文化,才能“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如果任由败家子肆无忌惮地否定历史,否定传统,否定文化,否定祖宗,不需要西方的“和平演变”,而是自己“缴械投降”。二是继承文化精髓。大张旗鼓宣传我们党、国家、民族的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用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廉、勇等传统美德凝聚人心,让重德尚义、爱国守信等光荣传统,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信仰之源、力量之本、做人之基,让个别狂妄自大、放纵欲望、追求剌激的领导干部无法在官场立足。三是创新文化内涵。创新群众文化、机关文化、特色文化,在培养树立、宣传表彰具有地方特色、时代气息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上下功夫,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载体,发现、挖掘、宣扬、歌颂领导干部中的凡人小事,宣扬干部群众日常生活中心灵的闪光点,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占领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三)全面防止“和平演变”。一是坚持以“毒”攻毒。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就曾预言,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最近网上又曝出美国中情局对中国“和平演变”的《十条诫令》,更暴露了敌对势力用心险恶。《十条诫令》内容如果属实,不妨印发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常对照反思,绷紧反“和平演变”之弦。二是坚持内外有别。领导干部为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广交朋友并不错,但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与国外、境外商人、企业家交往的审查监督,防止贪官污吏与国外势力由眉来眼去、勾肩搭背到内外勾结、溜之大吉,从严查处领导干部举家移民或在国外购置固定资产,独自在大陆当裸官的问题,*之妻薄谷开来和伍德案就是领导干部家属中极俱代表性的个案。三是坚守职业底线。共产党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教徒,领导干部也有个人的权益需要保护,但领导干部作为手握公权的公众人物,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放在首位,绝不能谋求为自己、为少数人或为利益集团服务,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把爱国爱党、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等作为检验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标尺,把“当官则不能发财,发财则不能当官”作为领导干部的职业底线,稳步推进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防止“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以官敛财现象重演。
2、坚强基层组织,构建凝心聚力的长效机制。
(一)令行禁止,构建堡垒坚强党组织。一是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选准、配强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和机关党组织委员作为业余兼职岗位无人愿干、无人能干、无人会干的局面,逐步推进基层和机关党组织成员专职化,兼职人员岗位津贴化,调动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二是全面落实组织例会制度。创新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拓展创新党内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载体,坚持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确保党内民主和政治平等,防止领导干部成为不受党章约束、不受组织管理、不受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一个从来不参加党小组、党支部活动,从没有在党的组织内与党员开诚布公谈心交心,向党小组和党支部汇报过思想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成为廉洁自律、受人尊敬的好干部。三是严格执行政治组织纪律。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组织纪律行为,防止党员领导干部把地区、单位当成私有领地、独立王国,搞“诸侯割据”、地方保护,防止领导干部片面强调地方和单位的特殊性,忽视党和国家的统一性,坚决杜绝“中央的声音出不了中南海”,或出了中南海也变成“*下文件,一级一级往下念,念完文件下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的现象泛滥,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干部政治合格。四是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理念。推进对干部群众的人性化服务管理,坚持管理教育、人文关怀、情趣培养、道德修炼、爱好引领、才华展示、价值提升的齐抓共管,维护党章赋予党员的合法权益。在干部群众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人生转折、特殊困难等重大问题上,领导干部要尽可能“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事办到”,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帮助排忧解难。对因法规政策等原因,暂时无法办到的事,耐心、热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及时送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上,营造党内党外团结和谐的新局面。
(二)执政为民,构建亲民善政“小政府”。一是精兵强将简政放权。“小政府”既体现在控制机关编制膨胀、清理机关“临时工”、减少政府部门和人数、减轻财政供养压力、提高办事效率上,也体现在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减少审批、提高效率上,更体现在纠正领导和机关干部官贵民贱的官僚心态、口大气粗的衙门作风、争功诿过的推诿扯皮上,从感情、态度和管理上,全面解决人民政府拒人民于大门之外,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上,一句话,管好该管的事,放掉该放的权。二是规范决策减少失误。有学者认为,当前的官场决策失误是另类的腐败,而且是最大的腐败,从某种角度看,决策失误无人领责或者自嘲为“交学费”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半截子工程等留下的“后遗症”祸国殃民,有的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对民众感情的伤害,要靠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化解。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对事关地方经济战略布局、城市改造、发展规划等重大决策,要建立健全论证、听证、公开、审议、表决、发布等一整套程序,把“一把手”的无限权利变为受制约的有限权利,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问计于民接受监督。*同志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不能总是自我感觉高人一筹、高人一头,高人一等,处处居高临下,以“父母官”、“救世主”、主宰者心态对等民众。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当好儿子,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由人民评判领导干部的是非功过和进退走留,才能净化官场环境。
(三)选贤任能,构建公平公正小环境。一是完善选人机制。在选人用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要坚持历史、客观、辩证,注意“尊重群众公认,但不能搞唯票取人;正确把握竞争择优原则,但不能搞凡提必考;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但不能简单以GDP增长定升迁;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但不能拔苗助长;有效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但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激励干部的手段”。不搞矫正过枉,那种一说年轻化,就恨不能到幼儿园中培养选拔干部,一说退二线,就巴不得30岁以上的干部都下岗回家的想法和做法,不但是幼稚的,而且是愚蠢的,更是危险的。二是完善用人机制。选贤是前提,任能是基础,干事是目的,要防止干部选拔使用过程中的“钦点效应”、“近亲效应”和“买卖效应”,防止用学历代替能力,用文凭代替水平,用后台代替后劲,防止误解、错解、歪解党管干部原则,不断为领导干部职位进退走留提供更多的竞争机会,为各种类型优秀干部的脱颖而出创造宽松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储备、考核、试用、任命、回避制度,不断扩大选举制,减少任命制,深化考核制,试行弹劾制,为领导干部正确规范履职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提供完备的制度保证。三是完善敬老机制。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地方党政领导出台地方关于干部管理方面“土规定”的级别程序权限,防止政府机关部门领导越职越权、自定规矩,曲解法律,象“歪嘴和尚把好经念歪”一样歪解党的干部政策。无论是从敬老角度,还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角度,都有必要立即清新官场风气,防止领导干部因人划线,把干部资源当成私人财产任意处置,充分调动发挥机关有实践经验老同志特别是“二线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监督批评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对他们当中身体健康、能力具备、本人愿意的,尽可能安排如派驻、挂职、借用等适当的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3、坚持以身作则,构建气正风清的长效机制。
(一)率先垂范,从领导干部做起。一是注重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为历史名人王阳明首创,作为古代官吏,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与我们今天强调领导干部的知行合一有着天壤之别,但其强调加强对自身修养,强化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对理论知识的践行,对今天的领导干部仍有其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政府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报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干事创业的坚定信念,严于律己的做人态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热衷于搞图名挂号的应景工程和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只在乎上级注意不注意,不重视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很难率领一流团队,建设一流机关,创造一流业绩,成为百姓口碑相传、极具人格魅力的优秀领导的。二是突出榜样示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不唱高调,不说空话,才能用榜样力量引领社会、示范机关,否则,只能“台上你讲人,台下人讲你”。三是敬畏舆论监督。“政去人声后,百姓闲谈时”,作为领导干部要有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才可能真正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接受群众监督督。只有胸怀感恩之心细数成长收获,以知恩之情对待组织培养,用报恩之行反哺尽责所需,才能常思政绩观偏差之危,常想权力放纵之害,常顾作风不实之忧,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绝对忠诚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做一名懂得感恩、善于知责、乐于尽责、敢于问责、忠于职责的优秀领导干部。
(二)上行下效,从上级机关做起。一是正人先正己。孔子在与子路的对话中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机关是贯彻落实领导意图,狠抓执行落实、检查考核的权力部门,机关的作风、水平、素质,代表和反映一级政府的行政效能、效率,领导机关倡导什么,反对什么,领导干部言谈举止,行为做派,有强烈的榜样效应、示范效应、导向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说,上级领导刮什么风,基层就下什么雨,上级机关好什么味,基层就做什么菜,上有所好,下有所投,观颜察色、见风使舵,是官场陋习,必须从上级与基层两方面加以根除。二是做事先做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形象地说明,德才兼备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无才是愚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使用过程中,要纠正和防止重才轻德倾向,防止有才无德的小人混入领导干部队伍,否则,造成的损失绝非经济数字可以统计。要通过电视问政、监督管理、评议考核等,让领导干部成为心系百姓、利为民谋的楷模,成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楷模,成为谦虚谨慎、守信感恩的楷模。三是求真先求实。原文化部长王蒙曾引用过学者甘阳的话:“在美国,精英真精,老百姓真傻;在中国,老百姓不傻,精英真傻。”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不傻,因为老百姓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评价是非善恶;为什么中国的精英真傻呢?傻就傻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傻就傻在私心、私欲、私利太重,傻就傻在唯上、唯书、唯权。治疗的方子很多,但最有效的一味药还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三)典型引路,从基础工作做起。一是创新用管机制。清人顾嗣协写的《杂诗》有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才以避短,资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古人尚且知道用人必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当今领导干部在管理、监督、考察、使用人才方面更应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既注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注重“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关键在于依法依规、按程序用人,而不是凭“一把手”个人好恶、感情深浅用人,对机关干部有议论、基层群众有反映、服务对象有举报的人不仅要善疑,而且要慎用。二是创新认知机制。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时曾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材不用,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古代帝王将相尚能有自知之明,现代领导又何必狂妄到老子天下第一,狭窄到“武大郎选人,高个子不要”,听不进、容不下半点不同声音。三是创新激励机制。物以“正品”为珍贵,人以“正直”为崇高,心以“正大”为光明,行以“正道”为高尚。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才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当领导干部的形象、威信受到越来越多百姓怀疑的时候,伤害的绝不仅仅是领导干部个人威信,而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务之急是既狠抓查处,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又着力培养树立宣传表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用更多的*、焦裕禄、杨善洲式“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领导干部典型示范,重塑领导干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回归人民,与民平等的形象,赢得了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尊重与爱戴。
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怎样让百姓服从。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领导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像北斗星那样,处在浩瀚的苍穹,群星依然拱手仰望。吏治清,民风正,官吏腐,事业败,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在新形势下,政风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民心顺不顺,领导负责任,构建好主要领导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