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实现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由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近日正式发布。
《规范》的发布与实施,旨在促进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内涵质量建设和服务水平。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洪山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规范》的发布就是为了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把医院医保的各项工作和举措逐步纳入法制的轨道。切实加强和规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体系的建设,让百姓享受到更优质、更全面、更长期的医疗服务。”
规范管理完善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医保事业
医保管理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同时,我国医保种类增多,参保人员覆盖面扩大,国家财政支付医保的费用越来越高,使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受到前所未有冲击和挑战,也对医保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范》在完善各项规范制度建设的同时,也首次明确地将医保管理提高到医院行政管理的高度。《规范》要求:定点医疗机构要成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形成医院、主管部门、科室三级医疗保险管理网络;应设立与医疗保险管理任务相适应的、与本单位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相平行的、独立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同时,在工作会议制度方面,要求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由院领导主持的医保工作会议。
专家指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规范化管理也成为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行动指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医保制度走向成熟,必须首先完善医院自身的医保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将各项工作纳入医院的规范化管理之中。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法研究解决全民医保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医院管理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协调一致,才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健康的医保事业与医疗卫生事业。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保管理质量水平
目前,我国在医保管理中实施总额预付的制度,各地相继实行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以达到合理控费目标。而如何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系统,处理好医疗质量与费用控制的关系十分重要。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改进医疗服务,促进合理检查和合理诊疗,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医院卫生服务的保障,是强化医保管理和促进医疗改革的目的。
《规范》指出:对于医保费用管理和医保基金的使用,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倡导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及合理收费。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中,要以临床诊疗规范及卫生经济学证据为抓手,监督医疗质量和医保费用相关情况,不断提高医保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在不增加总体医疗费用的同时,让患者得到更规范、更合理的治疗,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让百姓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将更好地维护医、保、患三方合法权益,多方面,深层次的缓解和改善医疗保障制度中的相关问题,创建一套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运行体制,探索一条科学完善的医保体系发展道路。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我国医保事业的发展,实现医院医保整体战略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