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科教结合产学共融培育创新人才

时间:教育新闻 上大学网

天津大学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通过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学生不仅明确了发展方向,学校也解决了研究生培养同质化难题。

■本报记者张宝敏通讯员刘晓艳

天津大学2013级专业型硕士生杜仲平,如今已一门心思抱定了“去企业,专注地做产品,当工程师”的想法。但是,在刚入学的时候,他还曾为自己没能考上学术型硕士而遗憾,是学校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的模式让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2009年,天津大学开始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提出了“3I?4C”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3I’是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培养平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4C’是指分类指导的培养模式、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培养的实践平台和内涵引领的保障机制。”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介绍说,“‘3I’强调的是科教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更新力、学术创新力、国际竞争力。‘4C’则强调产学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职业胜任力。”

分类培养明确学生发展方向

杜仲平的方向是仪器仪表工程。研究生一年级结束后,他就去了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安防产品事业部实践。如今,周一到周五,他都跟企业员工一样“打卡”上班,晚上和周末再回学校的实验室。现在,他的毕业设计已经开题,做婴儿哭声报警器的算法研究,而这个题目正是企业即将投产的一款新产品研发工作的一部分。他有两位导师,一位是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一博副教授,另一位是九安公司安防品事业部的负责人叶霆。

进入企业实践半年来,杜仲平已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感觉还不错”。“这款产品所用的算法刚开始我并不懂,但好在企业有工程师帮你。而且我也对公司的运作、管理有了更多了解。”杜仲平说。这个原本打算毕业后去研究所求职的小伙子已经觉得毕业后要去企业工作。

比杜仲平早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