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改革的核心与意义,教育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

时间:教育新闻 上大学网

教育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

,贯穿全年的教育改革,在一次政策支持率最高的舆情调查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年末,教育部等五部委下发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的文件,根据教育网舆情系统分析,公众支持率超8成以上。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在改革的大旗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治理路径与制度,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思路。

对于中国教育,刚刚过去的,与其说是改革之年,不如说是啃“硬骨头”的一年。攻坚克难,教育做出了表率!

年初,教育部对触及社会公平正义,却最难治愈的顽疾??择校痛下“狠手”。不同以往的是,在颁布了操作性强的新政的同时,教育部重点紧盯19个大中城市,一个个督办,条子生,共建生,全部被挡了下来。在北京一个政府机关工作的家长感慨地说:没有料到这次是来真的了。对于有些人是风声鹤唳,但对于很多人,却如沐春风。北京这个择校的重灾区,就近入学率超过了90%,前所未有!

教育领域的第一个硬骨头,就这样硬生生被啃了下来。

接下来的高考改革,无疑是中国改革中的最强音。新学年伊始,酝酿三年多的高考改革方案经“深改组”批准,终于落锤。这是历史上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高考改革,动作之大,同样前所未有。

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但高考,对于多数中国人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远远超越了教育本身,因此有人说,高考改革是在解一道社会难题。唯分数评价人是不科学的,如果不唯分数评价,在现实环境下,很容易触及公平,这是家长与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因此,触碰这个高度敏感的社会难题,是需要政治勇气的。高考改革,实际上是在科学与公平之间做艰难的平衡,不可能有最理想的方案,只可能选最恰当的方案,如何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让衡量人的尺子更为科学,其难度与复杂程度,超乎寻常,打这个攻坚战,需要一份勇气,更需要一份担当。

还有一个数字触动着社会的神经,那就是727万大学毕业生,它几乎占到了新增劳动力的50%。

一方面,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用工荒在全国蔓延,职业学校招生困难,人才结构的失衡是教育必须面对的另外一个社会难题。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成为教育最引人瞩目的关键词。职教,不仅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事关国家人才培养布局的大事情,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情。

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布局,已经刻不容缓。但面对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轻视,甚至歧视,是更为棘手的社会问题,需要时间去改变。

岁末,北大、清华与上海的“两校一市”的教育综合改革宣布启动,这是教育改革最后一个大动作。如果说小升初、高考、职业教育改革还只是从点上攻坚克难的话,那么,“两校一市”的改革,显然更值得我们期待:这是一个探索系统的教育治理制度与路径的实验,也是为未来中国的教育治理绘制蓝图。

可以预见,,教育的主题仍将是改革,是更为深入的全面改革,继续探索中国的教育治理之路。但我们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成功,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勇气、担当,还需要社会、家长的支持

一方面,家长不满于孩子学习负担过重,一方面,把孩子从学校送进辅导班的还是家长;一方面,家长批评择校的不公,但另一方面,家长又是择校的热衷者。在一定程度上讲,中国教育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是最大的受害者,但也是最大的推动者。对子女教育的过度重视,造成了中国教育问题的复杂化与泛社会化:教育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因此,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否能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任何改革方案,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此,教育改革,需要您的支持,需要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舆论的宽容、支持,否则,再好的改革方案,也寸步难行

江苏教育改革纪实条条大道通就业

新东方王修文校长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

教育治理现代化 释放教育改革的制度红利

中小学教育改革测评结束

中国教育改革路线图已经渐次明晰

教育改革措施公布 名校不设校长推荐名额

以更高标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安吉·莫采卡对话尹后庆 交流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