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为参赛学生设立了100万元的创业基金,选手可以拿着自己的创业设计进行申请,但是最后真正能够申请并且成功的团队寥寥无几。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黄侃认为,参赛的这些设计方案不能申请成功,与项目本身有很大关系,“这些设计方案略显稚嫩,他们往往有一个较好的创业思想,但在整个项目设计、成本测算,包括对国家层面、制度层面的了解,以及产品的工业性试验等,都还比较欠缺”。
大赛还特别设立了一个环节:选手通过“投资游说”吸引评委,可获得价值4万元的注资。主办方解释,这个环节的目的除了给选手提供投资资金外,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加贴近实战。
李凌己认为,投资人比较看重团队、经验和执行能力、项目创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其中团队建设是核心。
在看完比赛后,李凌己坦言:“从比赛的情况来看,参赛队伍的团队建设并不健全。这可能与大赛的定位是设计大赛有关,而且在校学生也缺乏相关的经验,这也是许多参赛团队最终选择不去创业的原因。”
“真题真做”让创业计划不再是“一纸空文”
当前,创业大赛在各地风起云涌,但是在比赛落幕之后,又该如何提升创业的成功率,真正解决创业设计的转化落地问题?
记者观察发现,在今年的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参赛项目中,很多设计灵感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黄侃说:“这导致学生设计的产品很少能够考虑到企业的需求,不能与之进行很好地对接,因此设计成果也不容易落地和产业化。为此,我们想做一个资源库,把企业的需求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和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对接,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就更容易落地和产业化。此外,我们还可能设一些项目,推动大学生在校期间搞一些创业和科研成果的训练,能够‘真题真做’,题来自于产业碰到的一些问题,这样使学生的创业思想更容易产业化。”
据黄侃介绍,未来一两年,北京将在良乡、沙河、中关村等高校聚集的地区,租赁一定的场地作为产业园、创业园,为大学生和企业面对面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