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上海高考招生计划 > 正文

北京化工大学高考在上海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时间:上海高考招生计划 上大学网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注意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招生的重要信息,其中包含这个学校在上海招生计划人数、招生计划专业代码、专业学制学费、该专业有哪些具体要求等数据,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在填报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京化工大学高考在上海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的历年数据,供大家参考!

北京化工大学高考在上海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一、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的招生计划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方向。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专业)(语种:不限))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2、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的招生计划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学方向。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化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专业)(语种:不限))招生录取人数为12人;

二、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高考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工科试验班 ((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方向。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专业)(语种:不限)) 5 上海 2022 / 本科 01 物 和 化 综合
工科试验班 ((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学方向。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化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专业)(语种:不限)) 12 上海 2022 / 本科 02 物 和 化 综合

2、2021年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工科试验班 ((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学方向。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化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专业)(语种不限)) 7 上海 2021 / 本科 01 物 和 化 综合
工科试验班 ((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方向。含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专业)(语种不限)) 6 上海 2021 / 本科 02 物 和 化 综合

3、2020年北京化工大学在上海普通批次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工科试验班 ((绿色化工与新能源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含英才班、卓越班)、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语种不限)) 6 上海 2020 / 本科 01 物 和 化 综合
材料类 ((先进材料及绿色制造方向。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专业。)(语种不限)) 7 上海 2020 / 本科 02 物 和 化 综合
大连海事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电力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化工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民航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中央戏剧学院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西南石油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化工大学VS厦门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江西师范大学VS北京化工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化工大学VS山东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三、北京化工大学最新学校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5300人,研究生约8100人(其中博士约1100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约2700人,留学生约460人。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1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双聘院士4人),其他国家院士6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