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吉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时间:吉林高考分数线 上大学网

本文主要帮大家完整的整理了历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录取分数线的录取数据,包含历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录取最低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历年录取人数和最低位次数据,希望对吉林考生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帮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21分到562分,录取位次在12579到1747区间,下面是历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的录取分数线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781名;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000名;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579名;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040名;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314名;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529 10781 39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36 1869 3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521 11000 38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521 3437 4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44 12579 38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570 1747 4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568 10040 37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A 567 1781 4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吉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吉林 理科 本一A 564 11314 35
2018 吉林 文科 本一A 562 1999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VS成都中医药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青岛科技大学VS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VS中央戏剧学院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科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考在四川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考在天津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太原师范学院VS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VS山东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师范大学VS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校园概貌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67111平方米。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办学思想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弘扬“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秉承“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