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广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时间:广东高考分数线 上大学网

本文主要帮大家完整的整理了历年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的录取数据,包含历年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录取最低分、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历年录取人数和最低位次数据,希望对广东考生报考冀中职业学院有帮助!

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

从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201分到258分,录取位次在333814到203352区间,下面是历年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

1、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3786名;

2、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61075名;

3、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2505名;

4、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5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8620名;

5、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6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33814名;

二、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东 历史+不限 历史 专科 317 223786 10
2022 广东 物理+不限 物理 专科 374 322505 10

2、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东 历史+不限 历史 专科 240 261075 10
2021 广东 物理+不限 物理 专科 256 328620 10

3、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东 - 理科 专科 263 333814 10
2020 广东 - 文科 专科 258 232131 10

4、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东 - 理科 专科 227 317955 10
2019 广东 - 文科 专科 359 203352 10

5、冀中职业学院在广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东 - 理科 专科 201 319424 10
2018 广东 - 文科 专科 258 278510 10
冀中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冀中职业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冀中职业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冀中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冀中职业学院高考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冀中职业学院高考在贵州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冀中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冀中职业学院高考在安徽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冀中职业学院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冀中职业学院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冀中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冀中职业学院高考在山西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三、冀中职业学院介绍

冀中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250亩。设有“四系一部”的专业体系:信息技术系、机电系、应用艺术系、人文管理系、公共教学部,面向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设置的19个专业涵盖保定市及环京津地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学院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09年建成6248平方米学生公寓楼,2010年建成12492平米的图书教学综合楼,建成高标准阳光学生餐厅等。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基地37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46个。学院确立了“与时俱进、厚德博学”的校训,“合作创新”的校风,“言传身教”的教风,“德能双修”的学风,明确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学院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与技能相融合”,“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对接”的办学原则,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