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广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时间:广东高考分数线 上大学网

本文主要帮大家完整的整理了历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的录取数据,包含历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录取最低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历年录取人数和最低位次数据,希望对广东考生报考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有帮助!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

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85分到385分,录取位次在193565到80045区间,下面是历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

1、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0045名;

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6839名;

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3258名;

4、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7447名;

5、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9940名;

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东 历史+不限 历史 本科 457 80045 2
2022 广东 物理+不限 物理 本科 475 183258 18

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东 历史+不限 历史 本科 457 86839 2
2021 广东 物理+不限 物理 本科 460 187447 18

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东 - 理科 本科 441 179940 20

4、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东 - 理科 本科 408 185672 20

5、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广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东 - 理科 本科 385 193565 20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文华学院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南昌理工学院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高考在辽宁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代码是多少?附招生计划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内蒙古工业大学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俄语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盐城师范学院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VS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对比哪个好?附区别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英语专业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排名

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介绍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地处大连软件园核心区域,占地面积8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学校基于中国IT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紧密把握市场机遇、瞄准产业发展前沿,聚焦“泛IT+健康医疗科技”领域,设置了14个教学机构,35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特色高职为辅,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学校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围实施了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企业需求的互补对接。 2000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了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办学20年来,学校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紧密依托东软的IT服务优势和大连高新区的产业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