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坝师范学院招生专业名单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 |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四年 |
文秘 | 专科 | 三年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四年 |
历史教育 | 专科 | 三年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本科 | 四年 |
商务日语 | 专科 | 三年 | |
教师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本科 | 四年 |
小学教育 | 本科 | 四年 | |
小学教育 | 专科 | 三年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本科 | 四年 |
财务会计教育 | 本科 | 四年 | |
工商企业管理 | 专科 | 三年 |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生物科学 | 本科 | 四年 |
地理科学 | 本科 | 四年 | |
化学 | 本科 | 四年 | |
藏汉双语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四年 | |
小学教育 | 本科 | 四年 | |
语文教育 | 专科 | 三年 | |
数学教育 | 专科 | 三年 | |
小学教育 | 专科 | 三年 | |
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 | 本科 | 四年 |
舞蹈学 | 本科 | 四年 | |
音乐表演 | 专科 | 三年 | |
舞蹈表演 | 专科 | 三年 | |
美术学院 | 环境设计 | 本科 | 四年 |
美术学 | 本科 | 四年 | |
艺术设计 | 专科 | 三年 |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体育教育 | 本科 | 四年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
体育保健与康复 | 专科 | 三年 |
二、阿坝师范学院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旅游管理(专科层次)、艺术设计(专科层次)等
四川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前教育(本科层次)、艺术设计(专科层次)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阿坝师范学院简介
阿坝师范学院前身为阿坝师范专科学校,是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原坐落在汶川县城,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学校搬迁至成都郫县古城、团结镇、彭州原成都师专老校区异地办学。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汶川水磨镇新校园,2015年4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阿坝师范学院。
学校座落在民族文化璀璨的岷江之滨,寿溪河畔,国家AAAAA级特别旅游风景区汶川县水磨古镇,距成都市区60余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20余公里,紧邻三江生态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四川省园林式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
学校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应用转型院校联盟单位、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和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联盟单位(首批72所)、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
办学四十余年来,学校植根阿坝,始终牢记为阿坝藏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办学使命,秉承“德才兼备、智慧永恒”的校训,始终坚持“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坚持“民族+师范”,发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强化“感恩、奋进、务实、创新 ”的校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博学善导”的教风,“善学善思、学用结合、求真务实”的学风,建成阿坝民族地区师资培养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融得进、扎得下、知感恩、能奉献”的“永久牌”阿坝民族地区优秀教育师资和其他各类优秀人才,为阿坝藏区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杰出校友代表有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甘孜州州长肖友才;中学特级教师刘裕文、丁庭楹;著名歌手容中尔甲、郑绍兵;古文字学专家、西南大学文献所所长张显成教授等。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约23.64万平方米。现开设有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历史8个学科门类24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0726人,现有校内专任教师492人,外聘教师20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90人。现有14个二级学院、2个研究所、13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和1个艺术团。拥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研团队4个,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