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特色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4个。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现有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基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13个校级扶持学科。学校建立了*理论研究所、闽台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等26个研究所。主办了国际辞赋学研讨会、国际一般拓扑学学术会议、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漳州籍作家研讨会、全国首届叙事学研讨会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2004年以来,全校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立项580项,其中以我校为依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0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其中高飞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科研论文3425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75篇,出版学术专著43部,教材59部。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博学、明理、砺志、笃行”校训,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的育人指导思想,形成了“传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与培训衔接,服务与引领并行”,实现与中小学互动发展,共同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鲜明办学特色。建校以来,共培养了各类毕业生2万多名,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勤恳敬业,勇于拼搏,乐于奉献,大多数成为福建省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业务骨干,也有的成为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商界骄子,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队”、“福建省教育系统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先进单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先进集体”、福建拾平安校园”、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8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现有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基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13个校级扶持学科。学校建立了*理论研究所、闽台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等26个研究所。主办了国际辞赋学研讨会、国际一般拓扑学学术会议、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漳州籍作家研讨会、全国首届叙事学研讨会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2004年以来,全校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立项580项,其中以我校为依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0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其中高飞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科研论文3425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75篇,出版学术专著43部,教材59部。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博学、明理、砺志、笃行”校训,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的育人指导思想,形成了“传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与培训衔接,服务与引领并行”,实现与中小学互动发展,共同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鲜明办学特色。建校以来,共培养了各类毕业生2万多名,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勤恳敬业,勇于拼搏,乐于奉献,大多数成为福建省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业务骨干,也有的成为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商界骄子,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队”、“福建省教育系统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先进单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先进集体”、福建拾平安校园”、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8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