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 > 员工管理 > 正文

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

时间:员工管理 上大学网

  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我们者应懂得,员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属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范畴。所谓的激励就是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发和鼓励,促进员工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一、身体力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前提和原则

  1、摸清“家底”。激励理论揭示,有效激励的前提:摸清每个员工的现实需求、对未来的期望和效价、对公平现状的评价。

  2、率先垂范。欲激励别人,先激励自己;要求员工争先创优,领导者必须先有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这样,领导者就可以一种无形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激励大家。

  3、公道。公道就公平、合理,它要求领导者对员工一视同仁,不能有亲疏、有厚保领导者是否公道,对员工的积极性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4、信任。一个组织缺乏信任到头来是会致命的。任何一种激励措施依赖中的信任表现为领导者对下属的信任,以及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信任是双方,单位的信任是不会长久的。在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中,每个员工都会成为重要的工作者。

  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辩证原则。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中可以看到,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关键。根据我们公司的现有情况,物质需求应先解决,当然,激励措施更多更重要的应是精神吸引。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公平理论关于激励措施的论述,领导者应关注物质利益和精神待遇上的公平,否则就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6、综合运用原则。任何两种激励措施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是否因地制宜。激励的实际过程,不可能依赖一种方法来充分实现。一定时期内,往往存在某种激励措施效果的最大化,但并不排除或不需要其它激励措施。因此,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必须综合运用各用激励措施,克服单一性。

二、灵活运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

  1、民主管理,不要做统治者。统治者形象会引起员工的不满,长久必然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克服的办法就是民主管理,营造“我们一起干”的境界。对影响全体的事,均可采用匿名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使每人都有“参与其事”使命感。有效的参与不仅能集思广益,更能以一种民主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2、成人成事。抛弃传统的恩威并施激励方式,鼓励每一人成为人才,成就一项事业,满足每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其中大胆使用干部就是促进成人成事的一项举措,它是信任原则的具体体现之一,关键在于“用人不疑”。充分信任员工,大胆放手使用,让下属承担具有挑战性工作,这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常言“有压力才有动力”,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大胆使用干部就是一种艺术性“施压”。但信任不等于放任,领导者应应向下属明显什么时间、什么事项、什么情况下必须向上汇报。

  3、沟通中的激励。通过沟通产生激励效果,首先是要尊重员工。现代人都渴望获得尊重,作为一名员工更希望能有人欣赏,而尊重是对他们最大的欣赏。要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因而,尊重激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5、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的后顾之忧主要来自家庭,而一个有后顾之忧的员工,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作为领导者,需要的是随时掌握员工“后顾”情况的变化,如孩子入托、家属生病等,对经济特困的员工,除常规的精神安慰外,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一个有效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的个案可以赢得一片人心。

  关心爱护员工,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必要条件。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遵纪守法,民主管理,爱护员工,时刻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扬公司民主管理的精神,使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主人翁地位在加强,踊跃为公司经营管理提建议、想主意。使员工视公司如家一样温暖,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亲切感和依赖感。努力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用亲情温暖员工的心,用信心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用关心解决员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6、对创新的激励。创新工作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它的激励机制随着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物质奖励。对工作有重大贡献应予以重奖。

  7、参与激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着力塑造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

  坚持用高尚的企业精神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根据公司自身特点,使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企业精神,做为每个员工的灵魂和支柱,以启迪和激发积极性,引导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利益统一到企业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上来,在利益的驱动下,开展“公司兴我富,公司衰我耻”的利益共同体。为此,一要培养员工的进取心,激发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性地实现各自经营目标,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二是培育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公司员工有良好的创业敬业精神、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风格;三是培育员工的奉献精神,使之时时、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形成人人关心公司的新局面。

四、建立赏罚分明的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奖罚分明,赏优罚劣的利益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从利益机制上形成激励动力,对贡献大的,要给予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以必要的惩处。彻底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通过严明的赏罚,激励员工不断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反对平均主义、“一刀切”,否则,激励会产生负面效应。

设计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

  薪酬可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其中固定薪酬根据不同情况又可包括基薪、津贴、福利等,浮动薪酬可包括奖金、佣金等短期激励和长期服务年金、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

  不同的名称不仅代表总薪酬中金额不等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对员工起不同的作用,例如:有的体现公平和保障,有的用以吸引和保持重要人才,还有的实现长期激励和约束。这些部分的有机结合体就构成了总薪酬。

职级体系:

  薪酬的界定即给不同的员工制定不同的标准,而不同员工的区分依赖于职级的设置。通过对不同业务、拥有不同技能和承担不同责任的人员设定职务级别,从而拉开薪酬差距,体现个人的价值。因此职级体系的设计是薪酬改革的基石。

  以绩效考评为基础,设计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保证各职级人员符合职级要求。晋升和淘汰都要有公平、量化的标准,不同职级人员根据其重要性由不同部门或人员决定。

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对业绩的评价,而奖惩要靠薪酬的浮动和职级的变动来体现。考核可分为若干层次:对企业整体的考核,对业务单元的考核,对部门的考核,对个人的考核等。对企业整体的考核确定企业本年度可供分配的总薪酬,对部门的考核确定该部门应得的薪酬份额,对个人的考核确定其个人薪酬和职级升降。

  如果没有绩效考核的配套,员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再好的职级制度和薪酬体系都会沦为“大锅饭”。因此,能否公平有效地进行全员绩效考核,使员工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保值增值,是薪酬体系改革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考评系统的建立、健全和执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建立健全阶段,首先要明确考核目标,根据不同的业务单元、职级等设置量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其次要确定考评体系,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时间和财力限制选用360度反馈考评体系或其他考评体系。根据设定的考核目标针对不同职级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绩效考核表。此外还应确定考评的领导机构和协助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

  在考评的执行阶段,首先应该明确该次考核的领导机构和协助部门的参与人员;培训所有将对他人进行考核的人员;组织填写考评表;统计考评纪录;最后反馈考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奖惩。此外,根据该次考评情况适度修订下年度考评计划和体系,使考评制度趋于完善。

激励不能靠钱买

如果企业想要员工不遗余力地工作,多给钱就能解决问题吗?

  事实证明,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研究认为,挖掘员工的内在动力,即每个员工内心都有一种把工作做好的欲望。能够激起员工内在动力的因素有:让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发言权、管理层要尊重员工、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份好工作。引用赫兹伯格的话说:“你要人们努力工作,就得给他们一个好工作做。”

  你的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健康计划、退休计划和每年四周的休假,但员工仍未展现出一流业绩。你应该知道,优厚的薪酬、有薪假期,甚至加薪都不具有激励作用。它们只能用来留住员工,却不带有任何激励因素。

  各大公司提供很好的福利往往是为了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随便考察一家公司,都会发现一个员工对公司的价值越大,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就越好。

  现在你该相信,只靠为员工提供更多假期和福利,并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激励效果。假设你公司让员工周末免费用公司车,甚至每周五下午为员工提供免费点心。所有这一切会为公司带来高度激励的员工吗?

  遗憾的是,不能。上述种种可称是提高员工士气的法宝,以便让员工对自己任职的公司产生良好感觉。但提高士气并不能增强激励,因为它们没有与员工业绩直接挂钩。

  员工都有自我激励的本能。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他们的这一本能去激励他们,甚至不需花费分文。说句实话,金钱只能降低员工的激励度和业绩。要激励员工,第一步就是祛除公司中阻碍员工自我激励能力的负面因素;第二,在企业中开发真正的激励因素,引导所有员工受激励。

  员工自我激励能力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对归属感、成就感、及驾驭工作的权力感充满渴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自主,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希望自己受到人们认可,希望自己的工作富有意义

  优厚薪酬只能用来留住员工,却不带有任何激励因素。

以下是阻碍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10大要素:

  *企业氛围中充满政治把戏;

  *对员工业绩没有明确期望值;

  *设立许多不必要的条例让员工遵循;

  *让员工参加拖沓的会议;

  *在员工中推行内部竞争;

  *没有为员工提供关键数据,以完成工作;

  *提供批评性,而非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容忍差业绩的存在,使业绩好的员工觉得不公平;

  *对待员工不公正;

  *未能充分发挥员工能力。

利用人的愿望

  要利用员工自我激励的本能,不仅要摒弃以上不利自我激励的做法,而且要发掘真正的激励因素。以下这些激励因素有助于利用员工自我激励的本能。记住,这些东西不需要涉及金钱。因此,你应该专注于如何在公司内部进行一些有效的改革,以赢取员工的激励。

  *如果员工的工作单调,试试给工作添加些乐趣和花样;

  *对于如何做工作,只给出一些提议,由员工自己选择去做;

  *在公司里提倡并鼓励责任感和带头精神;

  *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允许在学习中犯错。避免粗暴批评;

  *提高员工工作中的自主权;

  *为所有员工建立目标和挑战;

  *多加鼓励;

  *日常闲谈中多表示赞赏;

  *设立衡量标准,以反映出绩效和效率的提高。

  通过祛除非激励因素,增加无成本激励因素,你即可利用员工的内在欲望,促使他们实现最大的激励度和生产率。

  对了,不要费劲去一个一个地改变个人。应该努力去改变你的公司,减少不利于激励的消极因素,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本能实现自我激励。

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的员工来实现。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发明这个术语时,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作为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激励他们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工作的内在报酬本身。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因此可以说,与其他类型的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重视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对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主权,使之能够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得自己能够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在激励方式上,现代企业强调的是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的有机结合。在激励的时间效应上,把对知识型员工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强调激励手段对员工的长期正效应。在激励报酬设计上,当今企业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事后奖酬模式,转变为从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出发设计奖酬机制。

  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投资机制企业不可能奢望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永远忠诚,而更多的是要求他在为企业服务期内保持忠诚,因此企业向合同期内的知识型员工的投资是保证他们忠诚的最好手段,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以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通过授权,将一个个员工经过自由组合,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工作的程序和目标,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的最好的工作方法。这种SMT组织结构,已经日益成为企业中的基本组织单位。这种组织结构,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发挥自主需求的满足放在前所未有的中心地位。

  多元化的分配要素在当今社会,价值分配的内涵远远超出了薪酬本身。比较而言,机会是激励知识型员工创造、应用知识更具有影响力的要素。机会的表现形式有很多,象参与决策、更多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机会、更大的工作自由和权限、更有趣的工作和多样化的工作活动等等。这些“内部报酬”对知识型员工有更大的吸引力。

关于团队精神: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